•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综合信息 > 正文
三明建宁县陈家村一个山区“空心村”的美丽转身
http://wmf.fjsen.com 2015-09-17 10:08:48 黄琳斌 薛希惠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9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琳斌 薛希惠)9月的建宁县乡村,莲叶凝碧,稻浪染金。11日,记者来到地处深山中的伊家乡陈家村。没有想到这个曾经的“空心村”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实现美丽转身,变得宜业宜居。

陈家村位于一处狭长的谷地,入村的道路两旁,紫樱花、栀子花开得正艳。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木屋和现代气息浓郁的小楼错落有致,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小片绿化地点缀其中,鹅卵石步道四通八达,农户三三两两坐在门前剥莲子,一片宁静悠然的乡村风貌。

村里水系丰富,1条主沟渠、16条支沟渠蜿蜒环绕农家。村子中心有一口几百平方米的池塘,种了睡莲养了鱼。池塘周边铺设步道,安置桌椅和健身器材。村尾散布着数十株大树,包括楠木、枫树和桂花树等,树林间安放了几张石桌石椅,成为村民休闲的又一个好去处。

“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村支书肖建荣介绍说,陈家村共有4个自然村,267户1121人,是个传统农业村,主要农产品有笋竹、莲子和水稻,一半以上劳动力外出打工。跟许多农村一样,山区村房屋建筑没有很好地规划,杂物间、卫生间、猪栏、牛舍等相互混杂,加上受制于逼仄的地理环境,直到去年,陈家村还是脏乱差问题突出。

今年初,村两委决定利用建设美丽乡村这个机遇,选出9名热心公益、有威望、有组织协调能力的村民,组成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与村两委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彻底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涉及拆、建、管等几个方面。首先,请省规划设计院做好整体规划。接着,村两委和理事会制定了“以点带面”的策略。从5月开始,村干部和理事会成员带头,先把自家的猪舍牛栏等附属房拆除,统一移到村尾,腾出的空地进行绿化;房前屋后清扫干净,各种杂物堆放整齐,周边铺设卵石步道。这样,村里几个“点”的面貌焕然一新。左邻右舍一看,环境的确好多了,村干部和理事会成员再一动员,越来越多的村民要求把自家的景观提升、道路改造列入建设项目。

这里的美丽乡村建设,遵循简单、实用、美观的原则。不搞大拆大建,除了猪舍牛栏,木屋、杂物间等建筑基本不拆,只作清洗整修,保留乡村的原汁原味;因地制宜,有菜地的地方就当作绿地,废弃地则用当地的花草树种进行绿化;就地取材,建筑基本不用水泥、瓷砖、钢材等,而是用当地的鹅卵石、木头、竹子,尽可能体现乡土元素。

为了花小钱办大事,对于村民自家的环境整治,陈家村采取“民建公助”的办法,鼓励村民自己动手解决。由村里核定工程量和报酬,农户出工做好自家的美化工作,村集体或提前供给原材料或验收合格后支付报酬。对公园、祠堂、戏台、雨污分流管道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则以“公建民助”的方式进行。由村民投工投劳,村集体支付报酬。这样,既解决了建设经费节约使用问题,又调动了村民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村民饶学升家是一幢两层楼的木屋,门前的空地干干净净,农具、杂物摆放得整整齐齐。他指着屋边的花坛介绍说,这是他自己砌的,砌花坛的鹅卵石是从河里捞上来的。“原来屋边的菜地垃圾不少,我自己动手清理干净,又在菜地边围了一圈篱笆,现在好看多了。”饶学升乐呵呵地说。

建设好还要管护好。在陈家村,公园、绿地等都立有牌子,上面写有管护责任人的名字;成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每家门口都有一个“干湿”分离的垃圾箱。“湿”的垃圾主要是瓜皮、菜叶等厨房垃圾,村里统一收集后堆到田里作有机肥;“干”的垃圾,不可降解的单独处理,瓶罐等可再生垃圾回收再用。

肖建荣说,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陈家村还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民增收项目,壮大特色产业,村民有了钱,就可以更好地改善村居环境。目前,陈家村正积极推动全村8000多亩毛竹山的标准化生产,发展林下经济,修建完善竹山道路;大力发展莲子种植,全村今年新增莲子面积300多亩;开展莲田、稻田套养田螺、鲤鱼等特色养殖,其中田螺有80多亩。

沿街中心户肖瑞金正在家门口剥莲壳。她告诉记者,她的丈夫原来在外打工,现在回乡承包了20多亩山垄田种莲子,并在莲田套养鲤鱼,第一年,每亩就可增收1000多元。“中午留在我家煮鲤鱼吃,这可是纯天然的。”肖瑞金很是客气。

就这样,一个原先又脏又乱的小山村,不仅成为深山中的世外桃源,这里的青壮年劳动力也纷纷回乡,深耕细作,安居乐业。在莆田打工的村民饶俊卿,把家乡美景发到微信上,说:“让在外打工的村里人都看一看家乡的美景!”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9-16上杭古田镇:培育“三红”精神 创建美丽乡村
  • 2015-09-11污染“上山下乡”与“美丽乡村”背道而驰
  • 2015-09-06城厢区着力建设美丽乡村文明村镇
  • 2015-08-31光泽县李坊乡后杉村:“烂泥潭”变迁美丽乡村
  • 2015-08-29浦城县石陂镇扎实做好基层党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