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试点
文明风8月18日讯(通讯员 谢黎明) 走进常太镇洋边村、马院村、华亭镇云峰村等,水泥道路整洁卫生,文化墙美观大方,绿化带生机盎然,田间小孩嬉戏打闹……这一幅幅洁净、祥和、优美的和谐画面,是城厢区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成果的一个缩影。2015年,区委、区政府将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列入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从强化资金投入、完善设施设备、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建设“幸福家园”。如今,一个个山川披绿、清水环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雏形初现,正在“美丽”蜕变。
美丽乡村的发展得力于长效机制的健全
建立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机构。成立了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各镇街均建立了农村环卫工作站,各配备了5名专职人员。建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队伍,从今年7月1日起,七个镇街按照山区每400-500人、平原每500人至少配备一名保洁人员的标准组建环卫保洁队伍,目前已配置了410人,同比增长52.9%,为保障农村日常环卫保洁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与环卫工人签订《环卫承包合同》和《环卫工作责任状》,保洁人员统一环卫着装,明确工作职责、保洁区域和工资福利。
建立环卫“三包”三级保洁机制。实行“户包卫生、村包收集、镇包转运”“三包”保洁制度,即:实行村民家庭垃圾袋装化,放置垃圾桶供保洁员收取;将生活垃圾收集规定写入村规民约,落实各村(居)区域内日垃圾收集工作;配足垃圾转运车辆,按照预定路线,由镇街环卫工作站负责垃圾转运。
完善农村监管自治机制。推行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治理模式,发挥村委会自治和群众主体作用,以村规村约的形式推行在全区108个村庄落实“户前三包”责任制,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纳入村务公开范围,主动接受村民监督和评议。同时,发挥民间组织和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的作用,鼓励村民投工投劳,由村居老协会组织村庄环境卫生的检查监督工作。
建立日常巡查整改机制。参照城区城市管理明察暗访检查考核的做法,成立了区级专职巡查工作小组,并根据“市季查、区月查、镇周查、村日查”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明察暗访和量化考评通报机制,区级每月每个村至少暗访一次、明察一次,各镇每周对辖区的乡村至少暗访一次、明察一次,每个村坚持每日上、下午各巡查一次。同时,开设农村环卫督查微信平台,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相关单位,予以跟踪,及时通报、整改并反馈存在的问题,。
建立农村长效考核机制。制定出台《城厢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两年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城厢区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奖惩实施方案》,把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列入镇街主要领导目标责任考核和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作为“美丽乡村”、“文明村镇”等评选的前置条件,对未通过农村生活垃圾专项行动验收的村镇,采取通报批评、逐级约谈督办等方式予以问责。
乡村文化墙
宜居乡村形成得力于上下齐力的打造
强化农村垃圾治理目标。一是总体目标。对照全市3年专项治理总体目标,开展2年专项提升行动,争取实现“五有”目标(有足量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到位的监督管理、有稳步提升的福利待遇);二是年度目标。2015年:①完成全区108个村庄的环卫工人标准配置和工资福利待遇提升;②开展清理历史遗留垃圾一次性整治;③配置一批必备的环卫清扫、清运车辆及果皮箱等;④规划镇村环卫基础设施,完成东海镇和灵川镇转运站的建设、改造并投入使用;年底前华亭镇动工新建转运站。2016年:①华亭镇新建成一个转运站并投入使用;②重点做好设施设备的维护修缮、补缺补漏工作,巩固提升专项治理成效,达到至少“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的设施建设目标;③加大宣传、完善机制,让全区所有镇(街)和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村民卫生意识明显增强。三是镇级目标。区委、区政府提出“一镇一方案”的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要求,辖区华亭、常太、灵川、东海4个镇,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均已制定了垃圾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了中转站建设、环卫设施配套、环卫工人队伍建设及一次性垃圾整治目标任务。
强化各级治理资金投入保障。建立建立市、区、镇(街)、村(居)和农户共担的资金分担模式,将农村垃圾治理费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除了市财政补助常住人口每年4元外,我区在莆田市率先提高区级环卫补助标准,按农村常住人口区财政每人每年补25元、镇(街)补20元以上、村(居)补6元以上,农村垃圾治理经费投入按常住人口每人每年55元以上。同时,由村(居)民委员会制定实施垃圾治理的村规民约,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开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每户每年缴费120元(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予以减免),并发动民营企业家、个体经营户捐款捐物,用于补充改善设施维护修缮及垃圾治理工作。
强化环卫设施设备配置使用。2014年,全区共投入500多万用于农村垃圾清运以及设施设备采购。今年,将投入1500万元专用于农村转运站的建设和农村环卫设施设备的采购。目前,全区农村已配备285个垃圾池、1188个垃圾桶、45个2立方垃圾箱、30个果皮箱、3部密闭式垃圾清运车、11部后装式垃圾压缩车、11部钩臂式垃圾清运车、5部扫路车,6部洒水车、9部洗扫车、6部高压清洗车、4部小型扫路车、3部护栏清洗车。今年下半年,将加大环卫设施设备购置,到年底前预计将新增28部2立方钩臂式垃圾车、447个2立方钩臂式垃圾箱、9部压缩车、2部小型扫路车、5部清扫车、1部工具车、2部小型农用车,为城厢区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完善环卫设施设备奖励补助机制,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和公厕建设在省、市级财政资金补助的基础上(转运站:省40-60万元/座,市40万元/座,公厕:市5万元/座),区级财政对压缩式垃圾转运站每座另补40万元,公厕每座另补5万元;环卫专项车辆和其他垃圾收集设施扣除省级财政补助后,其余部分由市财政给予补助30%,区财政予以补助40%,不足部分由乡镇(街道)承担。环卫设施设备可采取集中谈判、统一采购、分签合同、直达供应的方式购置环卫设施设备。
乡村旅游点
文明乡村形象得力于宣传氛围的营造
深化与宣传媒体的协作。持续深化与《湄洲日报》、《莆田晚报》、《海峡都市报》和莆田电视台等宣传载体合作,全力宣传“家园清洁行动”的进展动态和创新理念,刊登、报道农村垃圾整治典型、先进事迹,提高群众对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参与率和满意度。
深化垃圾治理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单、开设农村垃圾治理宣传课堂等方式,全力提高农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参与垃圾治理意识。至目前,已向108个垃圾整治村发放《城厢区“清洁家园,共创文明”倡议书》和《农村垃圾整治通告》1万多份,粘贴宣传标语1000多条,在各个村醒目位置印刷固定标语100多处。并通过学校学生“小手拉大手”的广泛宣传发动,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垃圾整治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利用“美丽城厢”、“城厢环卫督查”、“城厢农村环卫督查”等微信平台,将省、市、区农村清洁家园行动的相关政策、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等进行宣传。
深化垃圾治理“文化墙”建设。以“文化墙”为载体,采取漫画、诗歌、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农村垃圾治理政策法规、环保意识等宣传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将把建设美丽乡村和繁荣农村文化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出“洁我家园”、“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良好氛围。目前,已在农村辖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学校、村部等围墙刷制环境卫生治理宣传墙,让一面面旧墙变成美观而又会“说话”的文化墙,力争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城厢区委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卓志沐 |
- 2015-08-15刘奇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 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2015-08-14泉港首个森林公园落成 深化“美丽乡村”建设
- 2015-08-11永定:争做乡村好青年 共创“美丽乡村”
- 2015-08-03省级文明村镇山霞镇三举措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图)
- 2015-07-24让“新知青”为美丽乡村建设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