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扶人被讹是因坏人变老吗?
http://wmf.fjsen.com 2015-07-28 09:52:48 商旸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扶老人反被讹诈,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往往对此陷入困惑:你面临险境,我施以援手,你非但不谢,反而恶意诬陷,究竟是怎么想的啊?

有种解释说:“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意思是讹人的老人本就品行不端,年轻时都是混混,老了亦然。

诚然,现在社会上的确有那么一群职业碰瓷儿者,就靠讹人过生活。这种人不但在道德上可以定性为坏人,严重者在法律上也可以判定为罪人。如此标准明确、泾渭分明的划分当然直接有力,但却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大多数讹人者并不是“专业”的。

那他们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呢?可以先从身边的生活场景里找找答案。

在家带孩子,一不小心没看紧,孩子撞到了桌子上,有的大人第一反应不是责怪自己疏忽,很可能是抬脚踹桌子;出门上班了,发现钥匙找不到,丈夫第一反应不是反思自己邋遢,很可能埋怨妻子收拾屋子了。也就是说,当人们遭遇挫折时,总是喜欢归罪于他人或者环境,因为反躬自省常常带来内心更大的挫折,会加剧焦虑感和失控感。只有找到一个触手可及又能控制的原因,然后进行攻击和发泄,才能让自己被扰乱的世界重新建立秩序。而这往往是倒地老人讹诈施救者的心理原因之一。

除了倾向于找替罪羊,讹人者还会有一种不愿吃亏的想法,不妨称之为“拧车铃铛”心理——我的铃铛被人拧了,也要去拧别人的铃铛。撞人者逃逸,老人不愿白白吃亏,就容易赖上施救者,达到“别人吃亏,我能平衡”的效果。此种想法实质上是自大心理在作祟,自视甚高,容不得自己受半点委屈,一旦有了损失,非得从别人那儿找补回来。

此外,老人还希望从讹诈中转嫁两种成本。一是经济成本,被撞了得花钱治,肇事者跑了无法承担医药费,施救者正好接过去;二是责任成本,有些事故原本是老人过错,为了避免被路人诟病、家人责骂,就指着施救者来一句,“我走得好好的,是他撞了我呀”,把自己的责任一推了之。

由此看来,讹人者或许不能简单认定为道德上的坏人,却很有可能是心理上的病人,总之要治。(商旸)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7-24聚集“小雷锋” 做“极简”好人
  • 2015-07-24“真人秀”不妨多请“好人”上台
  • 2015-07-24学习好人也应该“细嚼慢咽”
  • 2015-07-24“写写身边好人”是“暑假好作业”
  • 2015-07-24“好人品牌”打造城市文明新名片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