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7月17日讯 山清水秀,碧海蓝天。徜徉在蕉城的人,都会为干净舒适的环境而陶醉;更令人惬意的是,蕉城人文明的言语、无私的行为、动人的事迹、美德的力量……内外兼修,文明创建积淀下城市发展的基因,具化为每个市民的行动,让城市的外在更加迷人,内在更有韵味。
二十九载圆一梦。省级文明城区是万千蕉城人民不断追求的“蕉城梦”,也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文明称号,来之不易。从1986年的宁德县开始,创建之路从不间断,有曲折,更有奋进;有艰辛,更有信心;有失之交臂,更有不懈奋起。尤其是2012年以来,蕉城区委、区政府再次吹响新一轮创城号角,全区上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思远能容、厚德扬善、坚韧务实、创新争先”的精神鼓舞下,经济社会发展节节攀升,不断深化和升华文明城市内涵,“省级文明城区”称号终于在羊年花落蕉城。
蕉城职专志愿者清扫街面
“城市管家”树形象
衣服不在乎新旧与否,重要的是干净整洁,一座城市也是如此。创建文明城区,一方面在于市民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在于城区容貌的提升。而推进城市容貌提升的“主力军”,自然是奔走在一线的“城市管家”们。
“以前,到市场买菜是件苦恼事,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垃圾到处都是,现在环境一整治,感觉路宽了,购菜也舒心了!”到蕉城区东湖市场买菜的大多市民谈起城区市场面貌的改变,都深有感触。“要改变老城区的街道乱象,我们城管的工作每天都是新的开始。”市城监蕉城支队负责人介绍说。于是乎,占道经营、沿街叫卖、乱倒污水垃圾、燃放烟花爆竹……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不良现象正逐渐远离蕉城,城市的整洁和谐映射在每个市民眼里。
“关民生、讲实话、办实事”。去年蕉城区对东湖市场、蕉南市场的摊位布局、照明系统、排水系统、监控系统和宣传广告等进行改造。改造后的两个农贸市场为市民提供了环境舒适、食品卫生安全有保障的购物场所。各个市场整体卫生环境有了质的飞跃,“摊外摊”现象减少,排水供电设施完善,积水现象、电线乱牵乱放现象大有改观。“ 改造完后的农贸市场环境完全不一样了,现在逛菜市场就像逛超市一样舒服。”市民们提起市场的变化总是赞不绝口。
近年来,蕉城区委、区政府将市容市貌整治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区文明委在部署文明创建工作上,出台专项行动方案,这为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推进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指明方向。
整治过程中,蕉城区将环境整治与城市改造相结合,把整治环境卫生与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定时定址设置一些过渡性临时早市、夜市、小型专业服务市场,在闲置空地设立临时停车场;把强制管理与教育引导结合起来,鼓励城乡居民、志愿者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的义务监督工作,对整治工作不重视、不作为、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在媒体上进行曝光,严格问责。 蕉城公安分局也通过一系列专项行动,树立起了城市管理者的良好形象。该局建立了以巡特警为主体,以派出所为基础、交警配合的联勤防范机制,形成了全方位、网格化巡逻防控格局,在重要节假日前后启动联勤武装巡逻,力求以动制动、以快制快,有效提高见警率、发现控制率和打击处理率。
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扫毒害保平安、“雷霆治爆”“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清剿火患”,蕉城公安始终把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败的最高标准,坚持“群众最痛恨什么犯罪就严厉打击什么犯罪,群众反映什么治安问题最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通过集中优势警力、多警协作,蕉城公安分局针对各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展开重点整治。在大要案攻坚行动的带动下,全区严打工作连出重拳,捷报频传。
太极拳比赛
扮靓环境惠市民
每天清晨,武术爱好者们身穿运动服,穿过蕉城大街小巷,到公园和广场里慢跑、练拳。老城区居民眼中的蕉城越变越好。
早班的环卫工人刚刚撤离,城区整洁有序,公交车、出租车开始开工上路,交警走出岗亭站上马路,巷子里早餐摊子冒着热气,新鲜货物搬进市场。公园里遛鸟、打拳、登山精神奕奕的老人,骑车穿越宽阔马路的学生,遇见的人脸上尽是笑容。人们感觉到,自己生活在蕉城越来越惬意。
无论是在活力张扬的万达广场,还是在温婉静谧的南漈公园,晨练的人们或在绿树旁舒展四肢,或在健身路径上活动筋骨……
镜台山公园、南漈公园、南北岸公园、塔山公园、继光公园、报恩公园、小东门群众文化广场等,仅仅几年时间,这些景观都成为点缀城区各具特色的风景线。
为打造一个“绿色家园”,蕉城根据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要求,结合园林绿化实际情况,为提高蕉城区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对街头绿地及庭院绿地进行建设提升。青山挂白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打造山水相连、绿意盎然的生态系统。青山、绿树构建着蕉城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体系和健康、亲和、以人为本的生态空间。
去年夏天,灵秀山庄西岭路居民满怀感激之情将写着“情系群众,关注民生”的锦旗送到蕉城区住建局办公室,感谢住建局对西岭路的道路改造。老城区的很多大街小巷由于年久失修,道路不平整,地下管网老旧,市民们出行难,市民多次呼吁要求改造。
2014年初,由区政府出资,社区作为业主,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由住建局在道路测量、设计、施工等过程予以技术支持,并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开始实施大街小巷的改造工程。城区内7条小街巷改造拓宽,南漈公园进园道路新修,变压器迁移电缆下地,以及鹤峰路路灯迁建、路面修补、护栏设立修整、道路划线等,道路状况和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美好的城市环境还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秩序。在着力于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长效工作机制基础上,交管大队加强了路面管控,提高路面见警率和民警管事率,进一步减少交通安全隐患。交警、交通等部门每逢节假日,都分别到三都澳、上金贝等景区,实地对各旅游景区节假日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行大检查。
蕉城区环卫从清晨到夜间沿街巡逻清扫、垃圾及时清运,对城区道路部分小区和四镇的垃圾循环清运,对城区乱贴乱画广告集中清洗,垃圾压缩车辆集中清理收缴垃圾……这些工作措施,换来了持续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换来了群众的赞许。
协警向市民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
提升素质增内涵
礼让出行、主动让座、自觉排队、道德讲堂、好人评选、市民教育、志愿服务……近年来,蕉城区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城区的目标,不断丰富文明城区的色彩与内涵,以生动的载体吸引着全民共同参与文明创建,带动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打造蕉城文明“最硬”的软实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县(区)域治理是推进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一环。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宗旨,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在新形势下,区司法部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
在司法宣传方面,“六五”普法工作启动后,区司法部门编制、发放学习宣传资料,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的“六进”活动在我区蔚然成风。
讲文明,讲法制,讲道德。在区委宣传部推行“道德讲堂”活动过程中,覆盖全区各个行业的“道德讲堂”让干部、群众从中接受道德洗礼,感悟身边先进。区委文明办通过培训市民教育辅导员、印发试卷组织测试,大力宣传普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
谢樵、卢富松、张腾晖、余根煌、颜锦珍、胡卫清、刘晓曦、陈艳芳、黄常戚……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名字,每年都在鼓舞蕉城人民争做中国好人。全区上下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参加国家、省、市道德模范推荐评选和“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一批身在蕉城的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福建好人、美德少年随之闪亮起来。通过深入开展系列评选表彰活动,我区还先后评出了一批十佳文明市民、十佳服务标兵、十佳志愿者、十佳出租车司机、十佳环卫工人等。 这些好人多为普通群众,“道德讲堂”等活动将他们的凡人善举传播到蕉城的每个角落,一阵阵道德新风温润和感化着每一个普通百姓,凝聚起全区人民的道德力量。
感动之余,志愿者们走上交通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社区、农村老人当起义务环卫员,青年人争做孤寡老人的贴心“小棉袄”,老师们争当“爱心教师”关爱留守儿童,养老院、福利院满是嘘寒问暖,网吧里多了退休老干部监督员的监督……街头巷尾令人温馨的画面每天都在增多:公交车上让座的乘客多了,公共场所排队的市民多了,柜台边拾金不昧的顾客多了,为贫困户送衣送米送钱的志愿者多了,道路上遵守交通秩序的司机多了,小巷里讲卫生懂礼貌的市民多了…… 城市因人而生动。一个个富含素质内涵的影像拼接起来,“文明蕉城”的画面变得越来越闪亮。
滨海新城
民生实事显温情
文明创建是一座城市的奋斗目标,更是脚踏实地的民心工程,住房、医疗无疑是民生热点。伴随着创建工作的推进,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套餐”相继出炉,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落到实处,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去年底,对于宁德火车站周边成片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的搬迁户来说,显得无比特殊,金马小区安置房一期(1、2、3号楼)住房正式开始交房。
作为蕉城区民生战役的重要项目,金马小区主要集中安置宁德火车站周边成片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等搬迁户,总占地面积87.1亩,总建筑面积20.39万平方米。项目按高标准配套幼儿园、社区医疗、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社区管理、社区卫生等综合性社区功能,整个项目目前已竣工。
今年,蕉城区继续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安排各类保障性住房,其中包括廉租房、公租房和棚户区改造3个项目。此外,我区还放宽了廉租房的准入门槛,并将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力争使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惠及更多群众。
在方便群众就医方面,蕉城区“海云工程”的推广,为农村的群众带来了全新的医疗服务体验。如今,村里的医生通过低成本“海终端”设备,可以为村民提供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尿常规、血糖等8项检查,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进行常规检查。随着“海云工程”实施范围持续扩大,蕉城广大农村卫生所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2014年底,实现了乡、村两级“海云工程”项目全区覆盖,全面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及时转”。
在方便乡村群众进城看病上,蕉城区通过民政部门的“一站式”即时结算,大大简化了农民进城看病申请补助的程序。蕉城区为给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救助服务,将医疗救助资金发放由“医后救助”变为“医中垫付”,有效缓解患者的治疗资金压力。
慈善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区慈善总会自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慈善组织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创建“慈善蕉城”的工作目标,先后组织实施了 “情暖万家”“ 爱心助学”“关爱农村妇女儿童”等多个慈善救助项目,开展了“情暖敬老院”和建设慈善幸福院的助老项目,创建了“慈善一条街”“慈善校园”“春风行”等慈善文化宣传品牌,设立了“天天向善”“爱心一元捐、慈善一日捐”等多个慈善募捐项目。
三年全区累计接收善款2500多万元,帮助困难群众5000多人次,为倡导良好社会风尚、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慈善事业的荣誉化作鞭策前行的动力,不断建立健全“大慈善”机制,汇集各方资源,蕉城大爱的温情切实增强了发展慈善事业的工作合力。
“梦飞海西”口琴音乐节
文化馨香扑面来
文化是一个城市最为温馨的“家”的记忆,是蕉城得以具备历史传承与个性魅力的“祖业”,更是这座海滨城市不失人文灵性的灵魂所在。
无论是探寻唐代石碣、道家流韵,造访时光深处的支提寺,还是穿行古今交织、盛衰层叠的白鹤岭古官道,感受尚书故里的风华,总能在历史遗存中追寻到老城的气息。
黄鞠和霍童溪,明代重臣林聪、陈普的儒士风流、“金桥”寻梦、戚继光与明代抗倭“第一奇捷”……重游故地景区,又像穿越千年流光拜访古代先贤,感受地灵人杰。
一座魅力城市,必不可少的是留存城市的文脉。在这一方面,老城保留着诸多传统风情的建筑,它们建于明、清、民国,筑以青砖, 民宅为主, 众多宫、观、祠及商铺散布旧城区各个角落,其建筑之完好,社区原貌之完整,福建少有,闽东唯一。
畲汉混居,闽台同源,留下了多姿多彩的物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霍童线狮、霍童“二月二”灯节、铁技、畲族双音、“三月三”、民族银饰、漳湾福船制造工艺……先民的智慧结晶随时代变迁,依然如汩汩清泉,润泽如今的生活。
这里不仅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海滨净土,也是一座充满朝气、多彩生活交织的城市。
一支口琴,一首乐曲,凝结着人们对往事的思念与回忆;一个协会,一种传播,承载着人们对文化的渴望与追求。优美的旋律配上悠扬又具有穿越性的琴音,让人仿佛置身田园麦浪,置身绿野林间。
一位选手,一段旋律,哼唱着人们对音乐的沉醉与遐想。一场比赛,一次盛筵,昭显着人们对激情的释放与蓬发。去年11月10日,“大梦蕉城歌手大赛”在蕉城区群众的热盼中正式开赛,如同投入湖面的那颗石子,一时激起千层涟漪。
一张照片,一幅画卷,描绘着人们对山水的青睐与流连。一群名家,一批佳作,勾勒着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与向往。走进蕉城区霍童镇,山水如画,游客如织。这一霍童溪畔的古镇如今已成为居民郊游踏青的主要去处。
街头巷尾,群众随着旋律翩翩起舞;青山绿野,群众拿起相机捕光逐影。物质生活日益充足的今天,蕉城区群众也渐渐追求起精神生活的享受。
行走蕉城,小东门街心公园、体育训练中心、南漈公园……川流不息的车流总是与健身的身影交织成城区优美的画面。公园和健身场所如同绽放于华厦下的花朵,蕉城如今随处可见健身的身影,全民健身之“花”遍地盛开。 市民用汗水诠释生命的蓬勃。晨跑、羽毛球、太极拳,区体育训练中心内铺陈开一幅全民健身的画卷;乒乓球馆、武术馆、室外游泳池,服务辐射周边多个社区。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城区,一个个健身点如雨后春笋悄然呈现在居民面前。
灯光球场上挥洒激情与朝气、塑胶跑道上追逐朝阳与晚霞、登山步道上轻踏静谧与闲适,良好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氛围,城区如今遍刮健身之风,并一直蔓延到乡镇、农村。篮球协会、气排球协会、龙舟协会、冬泳协会、武术协会、乒乓球协会、信鸽协会,滑轮俱乐部、自行车俱乐部、长跑俱乐部、登山俱乐部,多个体育爱好者民间组织,补充完善着体育事业的格局。
城区建设如火如荼,群众文化趣在其中,经济增长与文化繁荣,交织成蕉城这座临海新兴产业城鲜活蓝图,不断谱写壮丽新篇章……
辅导学生硬笔书法
浇灌花朵护成长
城市寄托着未成年人的梦想,未成年人承载着城市的未来。发展规划优先安排、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先满足,从校舍改造、校园美化、标准化学校建设等“硬件”升级,再到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教师业务学习培训等“软件”升级,近年来蕉城均衡的优质教育惠及了许多百姓子女。
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3年全区高考本一、本二录取率和中考优秀率均居宁德市第一。2011年、2013年中考及格率均居全市第一。蕉城区近几年中、高考成绩各项指标均列全市前茅。
2013年,在闽东西路原侨兴幼儿园旧址,蕉城区实验小学西区新教学楼拔地而起。站在崭新的校园门前,看着良好的校园环境,附近居民满心欢喜:“过两年孩子就要到上学年纪,在这里读书条件不错,也不再那么拥挤了。” 加强校安工程和城区扩容等工程建设,实施“四校联动”整合方案扩大办学容量,启动宁德五中新校区、蓝田学校扩容两个重点民生工程建设,落到实处的举措推动我区教育更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文明交通、安全交通意识,优化学校周边交通环境,蕉城区交管大队、派出所民警不定期走进全区各中小学,开展以“守护平安”为主题的春季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预防学生事故的发生。蕉城区教育局、交管大队、交通运管、安监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对辖区10所幼儿园提交的13部专用校车运行线路进行评估、审查,进一步规范了蕉城区国标校车安全管理。
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展,师生同上历史课,召开座谈会纪念,誓词传真情,故地缅英烈……蕉城区对未成年人进行多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面,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丰富手段和载体,努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在宁德市、蕉城区两级文明办的关心呵护下,蕉城区乡村少年宫如海上明珠一般,每个少年宫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响亮的名字。三都中心小学“海上明珠”乡村学校少年宫、金涵中心小学“畲山风少年宫”、“宁德市蕉城区蓝田学校兰苑少年宫”、漳湾中心小学乡村学校“海娃”少年宫、蕉城五小“小小香樟”少年宫,这些乡村少年宫在送给乡村少年乐趣和技能的同时,也给乡村少年带去了欢笑和知识。
“流动少年宫进校园”“快乐英语遍校园”“自护教育”“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为了让留守儿童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我区还深入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注重做好特困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帮扶教育,切实加强留守青少年和农民工子女的帮扶工作,不断开展志愿者活动,并与留守儿童帮扶结对,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人文关怀之下,大爱之风的种子撒遍社会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孩子们心底生根发芽。
崇尚文明和谐有序的新风蔚然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城区靓丽崛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明已走进城区,成为时尚,与蕉城人同行。蕉城在朝着发展注入强大的价值正能量的同时,正向宜居、美丽、幸福、大爱迈开矫健步伐。(蕉城区委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07-17石狮:倡文明出行 公务用车违反交通法规将被问责
- 2015-07-17惠安:开展文明骑行巡访 落实督促整改机制
- 2015-07-17福安:以“全民读书月”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 2015-07-16加强文明交通管理 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 2015-07-16永春县举行“文明交通你我参与”文明交通劝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