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地方亮点> 三明 > 正文
持续深化创建 文明清明开明
http://wmf.fjsen.com 2015-07-07 08:40:54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三明市市委副书记余红胜作典型发言(福建画报记者提供)

中共三明市委 三明市人民政府

三明作为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发祥地之一,精神文明创建始终与城市建设发展相伴相生、相互促进。上世纪80年代初,三明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984年,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1985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三明市“1984年度文明城市”。1993年,全国首次文明办主任座谈会在三明召开,肯定了我市“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的经验。从1996年开始第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三明市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15年,三明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殊荣。回顾30年的创建历程,我市主要做法经验是:

一、突出机制建设,坚持常抓不懈

我们始终把文明城市创建摆在重要位置,持续接力,一以贯之。一是一任连着一任干。1983年在全国率先成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党政主要领导“一岗双责”内容,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工作。30年来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创城决心从未动摇,力度从未减弱。二是一级带着一级做,成立市委书记任总指挥、市长任第一副总指挥的创城指挥部,实行创城“一把手”工程;出台《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把创建指标转化为各级各部门的常态工作。市委市政府与各责任部门签订目标责任状,每季度对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进行一次考评,每两月对街道、社区创建工作进行一次测评,将考评成绩列入年度绩效考核。三是一年接着一年干。30年来根据中央和省文明委新部署、新要求,坚持实行厅级领导联系市区共建片制度,市委常委会每年定期专题研究创城,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安排部署,着力使创建工作年年有新举措,年年有新进步。

二、突出内涵建设,坚持提升素质

我们始终把创建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广大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上,把培育人、塑造人、提升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出特色,形成品牌。一是建设“首善”之城。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开明、清明、文明”的三明精神,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在全国率先建立“文明市民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展览馆”等市民教育平台,在全省率先成立社会志愿者协会,开展“好人在行动、好事在身边、满意在三明”主题活动,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六联育人”机制,落实价值观从娃娃抓起的战略工程。二是打造“共建”载体。1986年即成立区域共建精神文明协调委员会,形成了“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科学文化联教、环境建设联搞、经济工作联抓”的“六联六建”工作模式,一直延续至今。30年来我们不断拓展和深化共建内涵,走出了一条社区共建、城乡共建、军民共建、区域共建和惠民设施共建的文明共建新路子,使“共建共享”成为三明精神文明创建的最重要的经验之一。三是突出“满意”主题。1987年至今,连续29年在全市广泛开展“满意在车间”、“满意在科室”、“满意在公交”、“满意在学校”等“满意在三明”系列活动,有力提升了群众对城市服务、公共秩序、市容卫生、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满意度,“满意在三明”成为三明最具知名度的一张城市名片。四是创优发展环境。我们始终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支撑,坚持以文明城市的标准引领发展,不断促进产业转型,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坚持以文明城市创建带动党风政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使我市成为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设区市之一;坚持通过文明创建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推进“一河两岸”景观改造、城市绿道等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市图书馆、群众艺术馆、体育馆等一批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森林城市等“多城同创”,不断为文明城市增色加码。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7-06鲤城区委编办常抓不懈 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2015-06-26晋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推动精神文明创建
  • 2015-05-18丰泽区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向“三新”组织延伸
  • 2015-05-07漳州市文明办调研诏安县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 2015-03-10精神文明创建需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