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古稀之年,本可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可郭直呈不愿意。从铁路部门退休后,他回到家乡大田县屏山乡美阳村,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村民们都说他是“活雷锋”。他深情地对人说 “第一个就是报答故乡情,故乡把我养大,我的父亲走的时候是大家给我抬出去,我要报这种情。”十二年来,他是这样的说,也是这样做。
1、高山公路守护人。1998年,退休后的郭直呈走到村部附近路段时,突然看到一个外乡路过的人因路滑而摔倒在地。郭直呈便上前将他扶起,在把孩子送走之后发现,这条从他看到村部至屏山街的路破烂不堪,坡陡路滑,崎岖不平,很容易摔伤人。郭直呈决心改变这条道路。说到做到,第二天,郭直呈买来了锄头、铁镐等工具,带上水壶、戴上草帽,在这条道路上忙碌起来。他早出晚归地一锄一锄刨平路面,一石一石砌平路基,挖高填低,去陡为平。他用50个工日义务修好。这次的修路成功了,老郭心里特别高兴。从那以后,郭直呈每次看到路面有破损之处,总要出手修整。乡里的道路,老郭也主动请缨,负责起乡里的道路硬化,屏山至科山、瑞美至美阳等村道建设监管等。
2006年,在一次身体体检中,检查出老郭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出院后,老郭心里也一直惦记着乡里的道路硬化。他个人还把生病住院时,领导和单位给的慰问金贡献给乡里道路硬化建设。老郭用他的实际行动为周围的人群做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模范标准。他的儿女们时常劝导他:“你年纪大了,在家好好休息,犯不着这样在外操劳。”老郭是这样回应他们的:“趁我身体还好,多为党和国家做贡献。等到身体不行时,再想动就晚咯。”“现在我每月可以领3000多元,这全托共产党的福。我每天出去修整路面,既方便了他人,也活动了筋骨,只要我能动,就要一直干下去!”郭直呈最后表示,愿望自己能为乡亲干到80岁。
2、乡亲导医的“活雷锋”。1999年,一位乡亲的儿子拉肚子,去医疗所输液治疗,引发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浑身胀着像气球,老乡吓坏了,想送孩子去三明二院求医。但他们对那里人生地不熟。有人提醒说:“去找郭直呈看看吧,他人热心,又在永安工作过,总更熟悉。”找什么科什么医生来看这个病呢?当时郭直呈自已也不明白。不过一着急,他想起一个人:时任三明二院副院长邱秀成。郭直呈抱着试一试的心向邱副院长请教,没想到邱副院长听完立即亲自带他们去就诊。从那以后,乡亲们生病,都来找郭直呈,让他来导医。大田县医院、德化医院、三明二院……屏山周边大一点的医院,老郭都陪乡亲去过。去医院多了,人熟了,郭直呈对到医院求医也有了一本自已的“账”。医院的不少医务人员都亲切地称他为“医导”。 不管是谁找上门,不管在做什么,只要乡亲有需求,郭直呈说走就走。当了十几年“导医”, 郭直呈陪了近1000名乡亲去各个医院看病,有时还当陪护。他和生病乡亲们心连心。“病人痛苦着来,回去的时候笑,我也跟着笑;如果回去时还是痛苦的,我也跟着很痛苦。”
3、帮助他人热心人。自从永安铁路退休回来后,他并没有在家享受生活,而是为周围的乡亲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病人之病,忧人之忧。退休后的老郭,可谓是身兼数职,既是乡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关工委常务副会长,又是乡里的普法队长。当我们问老郭,退休了,怎么还做那么多事?郭老笑笑的回答说,自己从小是孤儿,能有今天,和部队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回到家乡,老郭又是参与修路,又是积极做农民思想工作,和青少年交朋友,协助乡村政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还把生病住院时,还把领导和单位给的慰问金拿来硬化人行道。老人用身体力行来宣传党员模范标准。同时,老郭还利用曾在永安工作,与医务人员相熟的便利,经常带乡亲们去永安看病,成了三明二院的编外导医,让乡亲省了很多麻烦。为此在屏山乡首届道德模范表彰中,郭直呈老人被评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这是乡亲们推荐的结果。老人直言,表彰也好,不表彰也好,他都会这么干,不因为荣誉,只因为感恩。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07-03大山有爱 同心助人
- 2015-05-06陆则聘:“爱心教师”35年坚持助人
- 2015-04-03潘国四:身残志坚"活雷锋"坚持助人34年
- 2015-04-02上杭开展“以学助人,用心筑馨”爱心家教志愿服务活动
- 2015-03-17福建省学雷锋日活动综:述助人风尚庆佳节 雷锋精神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