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要闻 > 正文
弘扬德孝文化 践行核心价值
http://wmf.fjsen.com 2015-06-17 08:51:19 王志峰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连云港市妇联以“好家训·润港城”为目标,以原创“百家训”征集与传承为主线,创新开展家风家训宣传展示活动,为连云港融入“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

一、立足“小切口大文章”,做足工作谋划的顶层设计

一是坚持高点定位。我们将“百家训”征集宣传活动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注重”重要指示精神的主要举措,作为市妇联2015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坚持主流引导。结合正在火热开展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我们在“百家训”的征集过程中,主要从“善、孝、和、新”四个方面下功夫:“善、孝、和”包括家庭教育中的劝善、孝道、和谐、勤俭、励志等方面;“新”指创新,主要包括家庭创业、环保、廉洁、平安等方面。三是坚持保障到位。发挥“联”字优势,与市委宣传部、司法、环保等7个部门以及知名企业联手,采用项目发包的形式与30个乡镇、50个社区开展“1+N”合作。

二、立足“小主题大宣传”,做强家训征集的群众参与

一是零门槛征集。在征集方式上,以更为开放的手机短信和微信平台为主要方式,方便群众参与。二是全媒体发动。全市大街小巷、写字楼电梯间、机关走道、社区宣传栏随处可见;用好报纸、微信、电视新闻等渠道扩大活动宣传;联合爱心企业制作活动公益宣传片。活动开展后,下至小学生,上至80岁老人纷纷自荐家训,群众参与热情非常高。三是面对面开展。通过议事会、大讲堂、分享会等形式,广泛开展晒家训、赞家训、比家训等特色活动,让原创“百家训”征集活动遍地开花。

三、立足“小成果大运用”,做大家风家训的社会影响

一是权威推出“百家训”。在近2万条家训中,甄选100条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家训,于今年国际家庭日期间发布。二是雅俗共兴正民风。聘请专业人士和草根创作群体,创作了《婆婆也是妈》《百善孝为先》等家训节目;组织著名书法家为入选“百家训”的家庭亲笔写家训。三是走乡串户润家风。结合“港城百家训”征集活动,在全市开展“巾帼百赞”五个一工程,即征集100句原创家训、创作100个草根文艺节目、组织100场公益演出、评选100支优秀巾帼志愿演出团队、表彰100位优秀家庭成员代表。(江苏省连云港市妇联主席徐希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8]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6-12莆田荔城围绕创城 率先笔绘宣传社会核心价值观
  • 2015-06-11武平县实施“一二三四”工程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
  • 2015-06-08原创评论:“大国救援”彰显核心价值观强大生命力
  • 2015-06-08永春县:强化社会文明素养 夯实核心价值观群众基础
  • 2015-06-04泉州丰泽区:开展家风家训传承 弘扬核心价值观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