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积极参加公益活动,20岁起开始参加无偿献血,长期在教会义务教授英语。2012年10月成功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时隔18个月,移居德国的女童病情复发,他毅然决定再次捐献,由此成为中华骨髓库首例向德国提供造血干细胞、福建省首例涉外(德国)捐献和造血干细胞第二次捐献的志愿者。他叫杨一林,是一位从事幼教工作的80后男青年。
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杨一林,男,汉族,共青团员,1987年出生,祖籍重庆,从小在厦门长大,现为厦门云彩虹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一名幼儿学前教育教师。学软件游戏开发的他,却成了一名学龄前幼儿教师,将游戏从网络延伸到了孩子们的欢乐天地里,成了名正言顺的"孩子王"。虽然未婚,但并不影响他疼爱每一个孩子,成为孩子们的开心玩伴,家长们的知心朋友,同事们的贴心大哥。在他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要尊重孩子,重视孩子的选择,要因材施教发展个体,培养主体,尊重儿童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工作中他把游戏融入幼教,在游戏中展现孩子淳朴天真一面和培养儿童积极向上、乐观自信。
捐"髓"救患病女童
从小,杨一林便跟随妈妈在教会做义工,参加各种爱心活动。大学期间成为厦门市翔安区莲河教会一名正式义工,义务教授英语。2008年起,20岁的杨一林开始参加无偿献血,2008-2012年间,累计献血2800毫升。2010年,主动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2012年8月,时年25岁的杨一林接到厦门市红十字会来电,告知有一名患病女童急需造血干细胞,询问是否愿意配型捐献。他毫不犹豫当即答应,并主动做母亲的思想工作,他说,"因为我从小身体就不太好,而且我家是单亲家庭,母亲抚养我着实不容易,但是当我耐心地介绍完捐献细节时,母亲的态度逐渐从由原来的不赞成到现在的百分百支持。"
2012年10月20日-25日,杨一林来到福州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连续三四天用药,他一开始就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服药后连续几天发烧,孤身在福州没有家人陪同,但他咬咬牙,暗暗告诉自己:"受者是一名不足3岁的孩子,如果我能帮助她康复,不但救了她一个人的命,而且还让一个家庭都有了新的希望。"10月25日,杨一林成功进行了捐献,成为福建省第8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再次捐献,创三个纪录!
2014年3月,移居德国的女童病情复发,家属通过德国骨髓库发来求助信息,希望杨一林再次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杨一林得知后随即答应再次捐献,在不到一周内配合红十字会完成了前期抽血和体检等工作。4月10-15日在妈妈的陪同下赴北京进行干细胞采集,由此,杨一林成为中华骨髓库首例向德国输送造血干细胞,福建省首例涉外(德国)捐献和造血干细胞第二次捐献的捐献者。
4月10日,省、市红十字会在厦门市举行欢送座谈会,现场100多位爱心人士闻讯来为杨一林加油鼓劲,其工作的幼教中心同事、家长和小朋友们也都到现场为他们的老师献花、加油送行,欢送会上杨一林说,"此次捐献没有那么多的思想负担,只是为了不让第一次的努力白费。小女孩和我所带的孩子一般大,一样可爱,如果我不去做,我不知道她能不能够找到别人来帮助她,但是我知道如果我不去帮助她,今后我一定会因为自己没有去做而后悔遗憾终身"。杨妈妈也表示自己虽然是在儿子决定后一周才知道这事,但是她深深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全力支持孩子的行为。
4月14日上午,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杨一林经过3个半小时的外周血循环,顺利完成第二次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下午中华骨髓库与德国骨髓库工作人员在京完成交接,跨越欧亚大陆的生命礼物由此启程。
两次为一患病女童捐献造血干细胞,80后小伙子杨一林,用行动践行当初主动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时的承诺。这一善行义举,传递的是一诺千金的大爱精神。在他看来,这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对受助女孩来说,却是一份跨越亚欧大陆的生命礼物。
"人的一生总是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正是秉持这一朴素的信念,让杨一林帮助别人成了一种习惯。此次,他用自己的言行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道德标杆。他期待越来越多的人都有如此的境界,敢于践行承诺、默默奉献爱心,为共同建设美丽鹭岛、美丽福建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03-04"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2月"好人榜"结果
- 2015-03-04"好老板"翁希明荣登"好人365"封面人物 福建全媒体融合报道
- 2015-02-28我省表彰2014年度“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优秀集体和个人 我省表彰2014年精神文明建设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 2015-02-27上杭县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