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控制
981平方公里陆域生态控制线,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7.6%——这两个数字,诠释的正是厦门的生态理念。2014年,生态控制线纳入全市“多规合一”业务管理平台,实现了生态控制线的空间定点、定位、定桩,使生态保护区域牢牢固定在“一张图”上,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明确了底线,撑起了一把“绿伞”。
空气质量
为呵护市民共有的蓝天,厦门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实施《厦门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成为国内继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之后,对清洁空气订立“行动计划”的城市。201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5.3%,提前达到《厦门市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近期目标。
环境教育
厦门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素质教育,正式出版了《厦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知识读本》,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环保活动,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90%以上。
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处理好推动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要有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机制、坚定的信心和严格的监管”。厦门创立经济特区以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文明兴市、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的基本方针,在实践中逐步将生态文明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
一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开创了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2014年,厦门作为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和住建部确立的“多规合一”试点城市,积极探索,先行先试。
12万多个相互冲突的规划图斑,从此统一到了一张蓝图上。目前,厦门已基本实现“一张图纸严格管控”和“一个平台协同管理”,正逐步完善“一张表格受理审批”和“一套机制保障运行”。
生态红线,也在悄然成为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关键词。厦门从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确定了城市空间发展框架,并明确提出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建立严格的生态控制线,保育十大山海通廊,并深入组织实施绿道系统建设。
981平方公里陆域生态控制线,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7.6%——这两个数字,诠释的正是厦门的生态理念。2014年,生态控制线纳入全市“多规合一”业务管理平台,作为规划审批管理的依据,实现了生态控制线的空间定点、定位、定桩,使生态保护区域牢牢固定在“一张图”上,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明确了底线,撑起了一把“绿伞”。
不仅如此,厦门还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宜居度为依据,按照生态保护区、协调发展区、重点发展区、优化提升区四类功能,划定了全市主体功能区,实现“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
厦门最大的优势是美好的环境,最大的制约却是资源的瓶颈——土地面积(包括滩涂)才1699.39平方公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0立方米,远低于1700立方米的国际警戒线。市委、市政府深刻地意识到保护好生态环境,集约和节约利用资源才是厦门发展的必由之路。
百家企业节能工程、百家企业节水工程、百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百家企业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百家规模化生态型畜禽养殖场,这就是让人们津津乐道的“五个百家”工程。现在,厦门不仅有以企业清洁生产为核心的“小循环”,而且有企业间“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相连接的“中循环”,还有包括产业体系、人文生态和社会消费的循环型社会雏形的“大循环”。
“两个百年”发展愿景和“五个城市”定位,让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的城市发展战略破茧而出。“一岛一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为厦门的生态文明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02-02泉州“最美环保人”杨莹:奉献20载 致力创建生态县
- 2015-02-02发展绿色经济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2015-01-30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 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 2015-01-25三明:助力打造宜居城市 厦门:奏响生态文明建设强音
- 2015-01-25厦门:奏响生态文明建设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