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晚,作为2014年的最后一天,河南巩义市200多名村干部齐聚康店镇叶岭村,身着传统汉服,学习中华古典生日华礼,向父母行三拜九叩古礼表达感恩之情。村官们以《游子吟》情景剧、手语表演、为母亲洗脚、向父母行叩拜大礼等形式传习中华孝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月2日中国新闻网)
人生在世,莫以善小而不为。而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感动天”、“亲尝汤药”、“百里负米” 等古代尽孝故事至今仍被人广为流传,感人泪下,让人们从中去学习揣摩如何关心、侍奉和感恩父母。
孝道,始终是贯穿于中华民族伦理和美德的精髓,首先得益于国人的接力传承。孝敬父母虽然始创于古人,但它总是在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创新发展。因此,我们今天孝敬父母,表达感恩之情,大可不必拘泥于古人的做法,更没有必要去效仿古人身着传统汉服,向父母行三拜九叩古礼。
不错,行孝道确实需要一个适当的载体,以便充分表达个人的孝心爱心,让父母长辈开心欢心。尽管形式能够服务内容,但是也可能阻碍内容,不讲究实际效果的形式,充其量就是一场形式主义的“秀”,追求的是“眼球效应”,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反倒砸了场子,破坏了氛围,玷污了传统美德。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要说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与当今的高度现代文明无法比拟,既是处在同时代的不同地区,父母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渴望也是千差万别,孝敬无法一律。还有,父母和子女所处的时代不同,思想观念、文化水平和生活习惯等当然会有所不同,对子女孝行的需求自然也就不一样,应因人因需而异,不能搞形式主义的“一刀切”。
有很多人虽然为父母是做了很多好事,但是父母并不高兴,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用心去尽孝。笔者有位朋友,为了孝敬在农村的父母,让他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便在城里为老人买了楼房,将父母举家迁往都市。由于几十年生活习惯的改变、人际关系的打破,不仅让老人感受不到一点幸福,而且觉得日子过得特别憋屈,非常不适应不开心,终于憋屈得一病不治,提早离开人世。为此,这位朋友一直懊悔自己“干了一件不孝顺的大蠢事”,常常痛心不已。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10-27如今我们该如何宣传孝道?
- 2014-10-17践行孝道不是空谈 需要用心去行孝
- 2014-10-17“好孝子”王百根:数字背后看“孝”道
- 2014-10-13孝道与时俱进亦是创新
- 2014-10-08叶建平:用父爱延续生命,以行动诠释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