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闭上眼睛就看不到未来”,对于早已引起国际公愤的人类灾难——南京大屠杀,不能只让它躺在历史的角落,成为“闭上眼睛的记忆”,而应该走出书斋,走出安静,走向火热而奔腾的社会现实,让其中蕴含的悲剧性、震颤性、厚重的穿透力,喷薄而出,让更多人、心灵、孩子、眼睛,看透鬼子的凶恶、战争的罪恶,感受到生命和尊严的卑微如土,升华出与时俱进的民族认同感、灾难认同感,这就是所谓的“历史感”。
近些年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史料整理,以及个体记忆、民族记忆、国家记忆的唤醒,国人、世界一大批仁人志士,已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55卷本《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重要组成部分,8卷本《遇难同胞名录》已经出版,该名录一共收录了13000余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较为详尽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所、职业、被害时间、被害地点、被害方式、调查人、陈述人等。每位遇难者名单,均有史料或出处。南京大屠杀期间,在南京采访并亲眼看到了日军对中国战俘集体屠杀的场景的日本《朝日新闻》随军记者足立和雄与守山义雄,感到“像这样的日本已将失去战胜的资格了”。英国记者田伯烈将这场暴行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国际红十字会委员明妮.维特林女士在日记中这样记述:“从军事观点来说,占领南京可以说是日军的胜利;但以道德来裁判,则是一个民族美德的沦丧。”我们让历史的真相得到了定格,完成了对生命和灾难的必要的记忆和交代。
历史仅仅用来记忆和记录,是不够的,否则,会让人们患上“历史健忘症”,比如,有些大学生,竟然不知道南京大屠杀是哪一天?甚至出现了“戚继光堵枪眼儿”,而不是“黄继光堵枪眼”的荒唐论述。在物质追逐中,我们忘却了对历史的基本的陈述和展览,忘记了对英雄的敬畏,仰视,甚至随意解构历史,轻笑英雄!历史,成了机械化的填空试题,成了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资料汇集,而非倔强的信仰,所应该发挥的现实指导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要唤醒这种“历史感”:曾经发生过的,就要进行大鸣大放的展示;曾经刺痛灵魂的,也要公布于众;曾经造成巨大民族耻辱的,也要有敢于亮丑、敢于揭疤的勇气。通过庄严的国家祭奠、国家领导人亲自出席纪念仪式等等,完成对“历史感”的重新的塑造、深度的推动和精心缝补。
只有让历史叙述充满了激情澎湃的现实活力,只有历史教训时刻被今人铭记,只有惨痛的历史教训真正成为国家信仰、国民信仰。驻足在博大精深的民族根基、历史根基之上,正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照壁上所镌刻的,“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国之灵魂、国家气象,才能够重新站立,傲然屹立,卓而不群,“为未来打通一条道路”。
当下,我们所进行的是“大国崛起”,国之大,在于城堡的坚固、物力的雄厚,更在于国家、国民,胸有正气,一腔热血,敢于担当,始终释放出凛然不去、所向披靡、勇往直前、力行崇高的民族气度,博大胸怀。唯有做到了这种内在的高贵、灵魂的高傲,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国”。——公祭南京大屠杀,正有这种民族观念的觉醒,民族意识的苏醒和唤醒。
让“那种撕心裂肺般疼痛”的“历史感”活起来,让历史感和现实感紧密对接,为“精神中国”、“厚重中国”,积蓄无穷的发展动力。(宋风)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12-15上杭实验小学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 2014-12-15尘封77年的爱情:国家公祭日直播 她为丈夫点香祭奠
- 2014-12-15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楹联、诗词作品选登
- 2014-12-15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 2014-12-14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