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中央精神 > 正文
感受娓娓道来中的力与美——《平易近人》内容摘登
http://wmf.fjsen.com 2014-11-27 09:15:54 来源:上海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古语,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牢记住!
  中国将致力于构建横跨太平洋两岸、惠及各方的地区合作框架。太平洋之所以广大,是因为它没有任何自然阻隔,我们不应该为它设定人为的阻隔。我们要发挥亚太经合组织引领和协调作用,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思想,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的协调,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推动在太平洋两岸构建更紧密伙伴关系,共谋亚太长远发展。——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亚太地区要构建更紧密伙伴关系
  “意大利面碗”现象一词,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巴格沃蒂1995年出版的《美国贸易政策》一书,意指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统称“特惠贸易协议”)下,各个协议的不同优惠待遇和原产地规则,就像碗里的意大利面条一样一根根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习近平借用“意大利面碗”这一经济学用语,旨在说明亚太地区要加强合作,避免经济、政治、安全等各方面出现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区域合作与发展进步。这一用语,也体现了习近平语言风格的另一特色:善于使用国际通用话语,言简意赅地阐述复杂的国际局势,并旗帜鲜明地表达中国的观点和立场。
  当前,亚太地区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这一点,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表现得非常突出。然而,亚太地区的政治局面却很复杂,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亚太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层出不穷,少数国家内部政局动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导致亚太地区各国在政治,尤其是安全领域的“意大利面碗”现象比较突出。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亚太地区各国的高度重视,将会严重影响亚太地区甚至是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也是习近平强调防止“意大利面碗”现象的原因所在。
  就经贸关系而言,在亚太地区,除了亚太经合组织,还存在多种贸易协定并存的局面,这些贸易协定之间必然存在一些相互冲突之处。在政治与安全上,一些国家拉帮结派是导致亚太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此外,历史遗留问题、地缘政治、领土纷争等战略利益冲突,也导致亚太地区国家之间关系复杂多变,时常波诡云谲,阴晴不定。因此,深化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充满挑战。
  要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亚太地区各国需要加强互信,加强团结。相互信任就像阳光一样珍贵,一个相互猜忌、相互提防的亚太是没有未来的,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正如习近平所呼吁的那样,亚太各国“不能互相踩脚,甚至互相抵消”,而是要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唯有如此,亚太地区的活力和潜力才会充分释放。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避免可能的冲突和矛盾,必须建立亚太地区各国共同遵守的行动规则,APEC体系下的各项规则就是很好的典范。从维护亚太地区各国共同利益出发而制定的各类地区规则,应该得到各国共同遵守和维护。唯有如此,亚太地区各国才能形成合力,化解矛盾,抵御地区发展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亚太地区已经形成了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事关本地区和平、发展、稳定、安全的一切重大问题上,亚太各个国家作出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是建设性的,是相互支持、相互打气、相互“补台”的,中国愿意并正在为此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只要亚太地区各国做到了这些,就能防止“意大利面碗”现象的出现,亚太地区的活力和潜力就一定会充分释放,地区的持续繁荣与发展就一定会实现。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 [6]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11-25用好习近平开给文艺界的“药方”
  • 2014-11-17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纪行: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 2014-11-12龙岩市、区委文明办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 2014-11-04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引起福建广大干群热烈反响
  • 2014-11-03习近平的长汀情怀 昔日“火焰山”变“花果山”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