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李刚”、“城管打人”、“征爹求包养”等剧情取代了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集市。这幅25米长的“新清明上河图”在网络上“火了”。一个画面中,乘奥迪短发衬衣男子被数十个古代人围住,车窗被打破,男子举着写有“我爸是李刚”的牌子。此外有一长发红裙女子“圆圆”坐在地上,展牌上写着“征爹求包养”。创作者戴翔表示,他并非有意拼接社会“黑暗面”,而是想以这种方式推动社会进步。(11月24日《南方都市报》)
有人说,“新清明上河图”集中暴露了社会的阴暗面,放大了负能量,有很大副作用。如果看到“新清明上河图”只是有这样的认知,应该有点荒唐。
作者的本意或许不是那样纯洁,或许有着不少哗众取宠的成分。但是,对于这样一副意味深长的画作来说,我们却真的需要读懂。只要我们能够读懂它,读透它,就能让社会的清风明月有一个不小的进步。回避不如面对,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倒是希望“新清明上河图”能够被广而告之。我们何不把这张“新清明上河图”挂在最该挂的地方?
不妨挂在官员的办公室里。在“新清明上河图”中,有“城管打人事件”等等涉及权力乱用的案件。这牵涉的是依法行使权力的问题。这样的画图如果能够挂在每一个官员的办公室里,就可以时时刻刻起到警示的作用,提醒官员不要借助手中的权力去做违法的事情,权力是人们赋予的,就要让权为民所用。
不妨挂在孩子的书房里。“我爸是李刚”这起事件当时很火爆,无论这孩子是真的有意识用“我爸”吓唬人,还是被吓傻了之后的举动,这起事件留给我们的反思都是深刻的。这就是作为孩子,如何正确面对与父母的关系,如何懂得自爱。父母的权力再大那也是父母的,父母的财富再多那也是父母的。新时代的孩子更应该知道如何在法律的范围内去行为,更应该知道法治时代之下,所有的保护伞都终将被打破,权力不是救世主,能够救你的只是依法治国。
不妨挂在女孩的闺房里。随着国门的洞开,一切都热闹起来,都迷离起来,新思潮的来临,将旧有的思潮已经拍在了沙滩上。这是好事情。但是,泥沙俱下也是一个现实。对于一些喜欢出名的女孩来说,她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廉耻。找干爹的、求包养的,赤身裸体狂奔的,在身体上摆上蛋糕只为一举成名的大有人在。事实怎样?即使出了名未必就能成功,就如凤姐,就如芙蓉,就如郭美美。女孩要知道靠脸蛋不是人生出彩的唯一,更不会是永久。“征爹求包养”的画面应该印刻在她们的心里。
当然,我们不能指望一张“新清明上河图”拯救这个世界,也不可能依靠一张画就让社会立刻清风明月。但是,我们确实应该把这张画当做一面透亮的镜子,照照我们自己的行为。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把“新清明上河图”挂在心里。(郭元鹏)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11-25握紧文明交通的“接力棒”
- 2014-11-25依法治网 狠刹“网络世界”不文明
- 2014-11-25城市文明呼唤更多"有温度"的图书馆
- 2014-11-25文明需道德与法治“比翼齐飞”
- 2014-11-25父亲代孩子受过是对文明的拾遗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