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的新时代导向
http://wmf.fjsen.com 2014-11-25 10:49:58 吴迪 来源:武汉文明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在我国文化领域,也前所未有地受到市场的冲击。文艺作品是否应当以市场为导向,这个问题在文艺工作者中引起过激烈争论。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5日主持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给出了答案,他指出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他更一针见血的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因此,社会效益才是衡量文艺作品水平的根本标准,文化产业虽然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但是文艺作品不能以市场消费作用评判的标准,艺术家更不能把市场消费作为自己的追求。

过去,有的人把市场消费作为护身符,提出作品有市场消费就是人民喜欢,人民喜欢的就是好的,就不是低俗的,所以,有市场消费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并且标榜自己是为人民服务。这种理论看似有道理,但是事实上,消费并不代表认同,更不代表赞扬,希望以市场来包装提高自己的品味档次,显然是荒谬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文艺作品,难免存在低俗化和感官化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当前,各种光怪陆离的所谓“神曲”大行其道,虽然能够博人一笑,但是内容空洞无物;情节荒诞、制作粗糙的抗日“神剧”频频上演,不仅不尊重历史,更有误导下一代之嫌;全国的电影票房连续多年突飞猛进,可是经典却没有留下几部。以市场消费为唯一的评判标准的文艺作品,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品味低下找借口,为自己的追求不高找台阶。

不以市场消费为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并不是说好的文艺作品就要远离市场,相反,我们看到,过去有很多经典文艺作品都取得很好的市场效果。冯小刚的《集结号》等电影,在颂扬革命前辈、感动所有人的同时,取得了最高票房;电视节目《汉字听写大会》在传播汉字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也收到了高收视率的回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传播了中国的饮食文化,更将中国人对勤劳的赞美、对家的情感、对故乡的怀恋这些传统文化融为一炉,当然受到人民的追捧。所以,好的作品才是根本,有了好作品,好的市场自然水到渠成。

那么怎样才能多出文艺精品,从而“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呢?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就像他指出的那样,首先,作品是要靠人来书写的,要培养“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 文艺工作者要兼修学养、涵养、素养于一身,要身正气清、要德艺双馨,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第二,文艺作品说到底是要为人民群众服务,而且群众对生活最熟悉,泥土的味道最贴切,好的文艺作品必须走向人民。“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再有,文艺作品还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清水活源。“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总之,文艺作品要树正风、扬正气、创精品、树国威,像黄宏说的那样:“艺术创作必须具备实现中国梦的胆略,让中国好故事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将中国好声音理直气壮地传送到国际舞台上!”(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