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让人警醒,引人深思。总书记指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习总书记的讲话明确指出了文艺创作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也指明了文艺创作和市场的关系。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社会生产;文艺产品不仅具有社会效益,而且具有经济效益。文艺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一个现实而复杂的难题。怎样做到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二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众所周知,文艺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它除了商品经济属性外,更具有精神属性,它本身就体现着人类的价值观,承载着塑造人文精神、引领社会风尚、提升道德素养的重要职责。文艺创作要想出精品、占市场,就应该既尊重创作规律,又尊重市场规律,在创作规律和市场规律中找到平衡点。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能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印刻着深深的历史烙印,反映着一个时期的审美思潮,凝结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激励着人民不断前行。
三要坚持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存在基础,就在于它是一种真善美的创造。那些低俗的、媚俗的、拜金主义的作品,既与文艺创作的本质要求相背离,也是对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的曲解误读。在市场大潮中,文艺创作首要的应是发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再加以艺术表现和审美表达。时代发展的梦想追逐,民族振兴的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的心灵洪流,丰富多彩的个性呈现,这都是文艺作品亟待开垦、发掘的价值闪光点。文艺工作者要担负起责任和使命,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徐树喜/嘉峪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11-03丰泽区开展文艺进社区联欢晚会系列活动
- 2014-11-03漳浦县妇联会举行“妇女之家”文艺汇演活动
- 2014-10-29文艺创作应当以民为本
- 2014-10-29酝文艺之美 酿文明之花
- 2014-10-29文艺工作者应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