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至今,11月11日被电商们塑造成一个“网络购物狂欢节”,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参与。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53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4.4%的受访者直言自己属于网上冲动消费的“剁手族”,对于“双十一”54.2%受访者最担心虚假宣传、价格虚标。(11月4日《中国青年报》)
“双十一”是一个刺激消费的特殊日子,在迎接这个“购物狂欢节”来临之际,各大商家早已经开始策划促销大战,各大买家也是备足网银准备大量购物。其实,事情的本质无非就是消费者赢得实惠和经营者获得利润之间的一场较量,并不是多么复杂的事儿。我们对于这样的大型“网络购物节”不能简单的给予对错评价,也不能片面的否定、肯定,因为这是电商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一个产物,我们必须正视和承认它已经存在,并在逐渐发展和完善之中。与此同时也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让它逐渐的规范化、法制化,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1世纪,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网络经济的主体,而商家和买家正好是构建电子商务最直接的参与者,发挥着主导作用,然而关于商家、买家之间的矛盾和争论,从未休止,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思考和难题。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入手、完善,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易秩序和诚信氛围。
商家坚持诚信为本是基础。任何一笔买卖的成交,都应该坚持平等自愿原则,都离不开诚信。我们的商家通过网络平台来经营,相比实体店固然面临着更多的困难,那诚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一个良好的口碑、一个诚信的价格就是在为自己代言,就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那就是最大的市场竞争力和美誉。所以商家应当将诚信经营作为立店之本,经营之道,抛开“投机取巧”“以打折取胜”的理念,坚持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以物美价廉的货物和合理的价格来吸引更多顾客,这才是真正的成功经营之道。
监管部门加强管理是防范。在今年“双11”来袭之前,国家工商总局约谈10余家电商,提出警告,这就是提前打好预防针,把欲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的,任何交易和环节都离不开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因为只有强有力的监管,才能从根源到最后,全部公开在人们的眼中,接受检查和监督,大家才能安全消费。双十一打的就是价格战,有些商家以次充好,腾出利润空间,将购物风险转嫁给消费者,因为是网上购物,绝大多数消费者看不到实物,缺乏一定识别能力,这就更加需要给力的监管,才能防患于未然。
买家坚持理性消费是根本。在这里,笔者不是呼吁不消费或者抵制消费,而呼吁的是“理性”二字。首先是要按能力消费,根据个人的收入和家庭正常开支来确定购买物品的价位,不能因为一时冲动的超负荷消费,而影响个人和家庭生活。其次是要按需消费,崇尚勤俭节约,抵制铺张浪费,应该根据需要购买物美价廉、实用性强的产品。再次,消费者应该拥有辨别真伪的能力,要看清各大商家的所谓“折扣”“减价”,不上当受骗;同时,增强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积极举报违法经营的商家,创造良好环境。
年年都有“双十一”,随着社会进步和网络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商家的诚信理念日益巩固,消费者的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日渐增强,电子商务交易也是越来越规范。然而,科学对待“双十一”,做到诚信经营和理性消费是永远不变的要求,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的丰富、和谐、美好。(黄卓)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11-05刘亚水:坚持品质 诚信经营
- 2014-10-08许文钦:诚实做人 诚信经营
- 2014-08-26晋江东石52家农村超市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
- 2014-06-05黄旭明:诚信经营 奉献社会
- 2014-04-08诚信经营赢市场 致富不忘扶帮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