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怎么才能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通过深刻学习讲话,深入领会精神,笔者认为,文艺创作宜“土古慢”。
“土”,文艺创作要扎根人民群众的深厚土壤。
正像总书记所说,“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创作者只有脚踩坚实的大地,面向美好的蓝天,才能把对人民的热爱,对家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融进作品,才能创作出有地气、有活力、打动人的好作品。
所谓根深叶茂,根抓的牢、扎的深,树冠才长的茂,树干才长的高。打造文艺的高峰,离不开生活的深厚土壤。文艺创作者只有把根深深扎进人民群众的土壤里,把自己植于基层的生活实践中,创作的文艺作品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耸高峰立高原。同样,也只有扎根人民群众的土壤,才能超越一己之欢,不离现实,创作出情系大众的通俗精品。
“古”,文艺创作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哲学思想、人文修养、道德伦理等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积累和储存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孕育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艺基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有“技”的精湛,教人怎么吹拉弹唱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有“德”的厚重,教人怎么做人处事,千年传芳的艺者也无不是有德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还是文艺创作丰富的脚本库。比如说,世界闻名的迪斯尼动画制作公司,以古代传奇人物《花木兰》为脚本,制作完成了一部长篇动画片花木兰,取得了不俗的票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文艺创作的灵感源泉。西班牙当代著名艺术家卡洛斯?弗朗哥绘画艺术个展“河和它的支流”在北京开幕时表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是他创作作品的灵感来源,自己的作品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表达,很受欢迎。所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艺创作的天然“百宝箱”,文艺工作者当谙熟之,活用之。
“慢”,文艺创作要有“十年磨一年剑”的耐心。
慢工出细活,慢工也出精品。古文《卖画》说了这么一个道理,用一天时间作的画,一年也卖不出,而用一年时间作的画,不一会就卖出去了。真正的文艺精品无不是仔细锻造、认真打磨的结果。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司马迁历时13年才创作完成。当代作家路遥呕心沥血、前后花费6年写就的《平凡的世界》感动了千万读者,人虽逝,但他发出的声音却长久地激荡在中华大地……当今不少文艺人一味朝“钱”看,东抄抄西凑凑,形式过于内容,数量过于质量,获得了经济效益,丢掉了社会效益,经不起检验。确实,快餐式的文艺“凑”品,能有多少艺术含金量呢?文艺创作人应自觉克服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心态,甘于清贫和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守得住深夜灯盏,不断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提升作品的内涵,使作品真正经得起时代、历史和广大群众的检验。(孟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