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孝为先”方能“行百善”
http://wmf.fjsen.com 2014-10-17 17:40:35 韩睿 来源:绍兴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七位亲人我都养老送终了,我的任务完成了,我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说这句话的是位年过八旬的农村老汉,他用66年先后孝养了七位老人。66年来,他不放弃任何一位亲人,七位老人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直至黄发鲐背,无疾而终。这位年过八旬的农村老汉,就是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史各庄镇口上村被誉为“仁义孝子”的王百根。(10月15日中国文明网)

“仁义孝子”的王百根的孝义故事,在我眼里,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不仅是他本人的传奇,也是这个社会的传奇。对这样传奇的奇人,自然,笔者不可能吝啬地为他点赞,还要为他高亢放歌,大赞特赞。

在生活中,作为芸芸众生、凡夫俗子,照料一两位亲人,大抵还不算什么难事,但是,这一两位老人如果久病床前,无疑对每个人就是一个最起码的考验了。这尽管不是什么大孝,但却是一场大考,可惜,真正做到的为数不多,甚至微乎其微,那句“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民谣,通过人间百世的检验,可以说已经颠扑不破了。

王百根老人能够照顾七位老人,而且用了66年,推算起来,应该在他刚刚成为公民之后就开始了。想想现在的30多岁还在“啃老”的小青年,再对比一些人到中年的人的具体表现,真是让人无语凝噎,怎一个“憾”字了得,又怎一个“孝”字堪托!在孝道这件事情上,套用毛泽东主席的那句话就是,一个人做点孝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孝事。这也使我想起从小看书记住的一句话:“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为什么说“百善孝为先”呢?“百善孝为先”一语出自于清朝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作者对此语的解释为: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

按在下的理解,人若欲行百善,必须先尽孝道。也就是说,因为面对的是生养自己的亲人,能不能尽孝,对一个人的品格修为完全可以一斑窥豹,滴水观海。尽孝必须考虑这样几个要素:第一,对自己的父母;第二,需要一定的物质金钱;第三,如果久病,需要足够的时间投入。可以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尽孝,那么其他的百善也一定不会去做,如果做了,也一定是伪善。

其实,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好,也一定会对旁人好。我国亚圣的那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一个孝道的伦理和博爱推理:老吾老是孝道,以及人之老是博爱。如果连自己的老人都不孝,遑论博爱?所以,正是基于如上考虑,有些单位招聘员工时首先就是看他是否能否尽孝。因为,不孝之人往往也是不忠之徒。企业招聘的员工没有忠诚度,又怎么会倾心而为,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呢?

一句话,要做人,先看孝。 (韩睿)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09-24用爱和行动诠释孝顺:好儿媳照顾中风公婆23年
  • 2014-08-11父亲早逝母亲扛起重担 孝顺男生穷而益坚不服输
  • 2014-04-15孝顺儿子载着妈妈去看大海 路遇铁片母亲被割伤
  • 2014-03-18福建农大孝顺老师带母上课 网友赞:最美的陪伴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