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一条关于“爱心靠枕”的微博在网上广为流传。从微博照片上可以看到,公交车上,一位穿深色上衣、戴着黑框眼镜的男孩抓着扶手站着。而一位老人则一头靠在男孩的腰间,像是睡着了。微博写道:“今日在成都公交车上,某男子怕身边陌生的爷爷睡着跌倒,一直在爷爷身边当他的枕头,直到爷爷到站!请大家给他一个赞!”(10月15日《华西都市报》)
这真是一个温暖的镜头。当时下很多年轻人一见公交车就抢座,抢完座后就装睡,甚至因为一个座位和老人发生争执,或斗气、或互骂、或动手经常成为社会新闻,人们对此口诛笔伐时,“爱心靠枕”暖男的出现,让人们的眼睛为之一亮。尽管他的举动只是顺势而为,也只有20多分钟,但给人的惊喜却溢于言表。
在我看来,这是这位“暖男”的下意识。因为是一种本能的举动,且自然而然的行为,给人的解读就很多:至少他的家教很好,成长的环境古朴,个人很有修养。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下意识是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这种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其实深度挖掘,恰恰是高度自觉的习惯养成。一个人的意识到了这种地步,已经成为一种境界了。
如果我们用这个下意识去衡量一下形形色色的人,大抵就会发现,每个人的生存本能应该说是基本相同的,只不过具体体现出来的行为有大有小,有快有慢。但是他们的其他本能或下意识,都基本是自己常年形成习惯的表情或行为泄露,比如小偷,他的目光的下意识反应,一定是贼眉鼠眼、慌慌张张的。
所以,一斑窥豹,由此及彼,这个下意识的本能表达,其实,更是这位“暖男”的本色出演。这个叫赵蒙的来自内蒙古草原在西南交通大学美术系读大二的男孩,在女友小霞的眼里,平日里也是一个细腻、体贴的男孩。更重要的,赵蒙还是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员,从大一开始便频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去养老院探望孤寡老人、去眉山乡村小学支教、照顾流浪猫狗……无论活动大小,都踊跃参加。
“爱心靠枕”暖男赵蒙是怎样炼成的?当然是千里积于跬步、小流汇成江河,日积月累而成。人们说细节决定成败,具体到”暖男“赵蒙身上,即使没有今天被发现的“爱心靠枕”,也会有将来的“爱心行动”。因为,爱心在赵蒙那里,已经盛满,时刻“爆棚”,通过一举手一投足的行为细节,就会自然而然流泻出来。
孟子批评一些年轻人时曾经说:为长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如果这些年轻人做足了“暖男”赵蒙平时的基本功课,习惯养成,那么,不要说为长者折枝,就是见到摔倒有可能被讹的老人,一样会毫不犹豫地去扶。而这,正是中华民族古今弘扬的正能量。(韩睿)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10-16厦门高校无偿献血活动启动 献血还能“爱心微打印”
- 2014-10-13新罗凤凰社区创建“爱心小屋” 让温情在居民间流淌
- 2014-10-10十多名乘客没坐上末班车 公交公司紧急调派爱心班次
- 2014-10-09慈善助学爱心敬老 两岸义工帮寒门学子完成求学梦
- 2014-10-09陈建平:身残志坚锻造“爱心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