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好孝子”王百根:醇厚家风培育出至美“孝心”
http://wmf.fjsen.com 2014-10-17 17:40:08 叶淑惠 来源:厦门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古语有云:“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意思是说,孝是人们各种行为中最首要的,是各种善行的始源。今天,有一个年过八旬的农村老汉,用66年的时光书写了关于孝义的美好篇章,用他并不宽厚的臂膀撑起了七位老人的一片天,感动了神州大地。

都说“百善孝为先”,我要说“百善孝是根”。十几岁的年纪,他便与七位老人相依为命,用羸弱稚嫩的肩膀承担起家庭的重担。66年来,他不放弃任何一位亲人,七位老人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直至黄发鲐背,无疾而终。在王百根身上,我们读出了“孝”的深刻内涵:孝是一粥一饭的奉养,孝是一言一行的恭敬,孝是倾情的陪伴,尽心的付出和恒久的坚持……其间有多少心酸苦楚,有多少心神耗费,又有多少困难险阻,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王百根却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完全相反的回答,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从未动摇过孝的信念。是什么让王百根顶着困难和艰辛,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七位老人呢?门匾上的“忠厚传家远”以及院子里屏风上“勤俭持家、敬老爱幼、睦邻亲友、正心立德”的家训给了我们答案。

正是这样良好的家庭教育,醇厚的孝道家风,培养了王百根尊老敬老的道德品质,孕育出一颗历久弥新的至美“孝心”。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家风,王百根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坚守,将善良和崇高化作阳光,悉心照料奉养七位老人。正是传承了这样的家风,王百根66年来恪守孝道,让七位老人颐养天年、尽享天伦,拥有了安定幸福的晚年生活。

我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健康肌体才能强健。而我们的家庭正需要这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良好家风,需要尊老敬老、孝老爱亲的传统孝道文化。

家风,是无言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是一个家族世代秉承的风尚。正是良好的家风,成就了“仁义孝子”王百根,让他义无反顾担起侍老奉亲的重任,将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一首歌谣这样描述孝道与家风的关系:尽孝道,讲传承,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讲给一辈听,一辈跟着一辈学,一辈一辈传家风。王百根用自身的行动,用66年两万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告诉我们:行孝,重在当下,贵在坚持;行孝,重在付出,贵在传承。把孝道融入家庭教育,形成醇厚的家风,让血脉滋养亲情,让慈孝沐浴家风。任时间流逝,年华老去,中华优秀传统的孝道会绵绵不绝地延续下去,直到永远。(叶淑惠)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09-24用爱和行动诠释孝顺:好儿媳照顾中风公婆23年
  • 2014-08-11父亲早逝母亲扛起重担 孝顺男生穷而益坚不服输
  • 2014-04-15孝顺儿子载着妈妈去看大海 路遇铁片母亲被割伤
  • 2014-03-18福建农大孝顺老师带母上课 网友赞:最美的陪伴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