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甲午年,也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年。对每位中国人来说,那段记忆,是屈辱的、血腥的、悲惨的和痛苦的。常言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纷纷纪念和回忆这段历史,时下全国各类荧屏上演着题材丰富多样的影视剧,诉说着流失的痛苦岁月。每位中华儿女当然应该谨记历史教训,奋发图强,建设自己现代化的祖国。可人们又从历史获得了什么?从中又反思了哪些教训?
众所周知,今天人们获取知识的来源已经更多地从纸质文字转向了网络和电视,尤其是青少年和一般知识水准的普通民众已成为影视剧的受众主体。可惜现实有些令人遗憾。由于一味追求娱乐效果及商业利益,在近些年的荧屏上,以游戏精神亵玩历史的影视剧层出不穷。以电影《举起手来》为开端,类似的“抗日神剧”越来越神,情节越来越雷人,“雷点”也越来越多。比如,绣花针大战“三八大盖”,俨然一个“东方不败”再世;一个妹子骑着马追火车,一鞭子把行驶中火车抽停了;在抗日武装被鬼子逼得走投无路时,一个老道用拳头大的石头布出了八卦阵,把一个中队的鬼子给困住了;男主角带着一个连队鬼子走到一个大概百米高的吊桥上,按下了一个不属于那个年代的遥控器,炸毁了整个吊桥后乘老鹰逃生……长此以往,抗日剧将变成科幻武侠剧,真不知这种对历史不负责任的创作态度,是嘲笑被人,还是愚弄我们自己?事实上,仔细去了解中日之间的战争事实的话,结果恐怕很让你我失望。据2013年《军事历史》第三、第四期公布的数据,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共计伤亡约405万人,日军大约60万,中日战争双方的伤亡比是6.75:1。即便是抗日战争初期的“平型关战役”,伏击歼灭日军1000余人后勤部队,八路军也伤亡1000余人,打成了1:1。这里需要说明的,我们不是要颂扬日本军国主义,只是想把历史的真实还原,如果不这样说,怎么知道战争的残酷,怎么知道中国军民付出的沉重的代价?更是对不起那些为民族解放牺牲为国家独立艰苦奋斗的英雄。假如抗日神剧真可以艺术的穿越,倒真心希望它能穿越历史,这样我们的英雄倒是可以少流点血,也用不着我们这样自我意淫和自我娱乐。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6-23国宝回归经历应为爱国之教
- 2014-06-13爱国应始终作为未成年人教育的基本准则
- 2014-04-09华安一中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爱国教育活动
- 2014-04-04华安烟草局开展“缅怀革命先辈,弘扬爱国精神”道德讲堂
- 2014-03-27唐爱国:二OOO年秋天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