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到了,不少家长又在为给老师送什么、送多少而纠结。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在孩子教育上舍得投入,这固然是好的。但笔者认为,妄图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走捷径,通过送礼培养孩子的办法值得怀疑,教师节送礼岂能“送”出好学生?
教师节送礼,会让孩子心灵“蒙尘”、品德受损,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起蒙、引领作用,其一言一行都在孩子注视之下,都对孩子有着深远影响。孩子将形成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父母和老师是重要的人生导师。家长给老师送礼,老师“笑纳”和“关照”,会给孩子留下送礼“有效”的印象,使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扭曲。他们会一步一步观察、接受到模仿这种行为方式,长大以后把“请客送礼”视为行事标杆,信奉金钱至上,投机取巧、陷入世俗功利化的旋窝之中。
家长送礼换来的“特殊照顾”,未必对孩子成长有利。家长给老师送礼,主要是希望孩子能从老师那里得到“特殊照顾”和“重点培养”,比如,排座位时安排靠前的位置,选班干部时谋个“官职”,课堂上多给一些提问的机会,平时里对孩子严加管教。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对一些孩子而言,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特殊关照”,把老师的“关照”当作放纵自己的“资本”,“恃宠而骄”、有恃无恐,上课也不认真听讲了、作业也不按时完成了,学习成绩不升反降。对一些教师而言,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有的教师被礼品裹挟,不敢严肃地批评、严格地管理;在与家长交流时,对孩子的过失也不敢直言相告、坦诚交流,生怕“直言孩子过失,会惹来家长对老师‘管教不力’的指责”,从而“只说好、不说坏”,对孩子的错误遮遮掩掩、讳莫如深。出现上述情况,并非没有可能。
有人说:“家庭是最好的课堂,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促进孩子成长成材,“教师节送礼”是歪门邪道,家长自身的言传身教才是正当途径。如果家长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望,锤炼勤奋好学、攻坚克难的毅力,甚至家长本人没有健康的生活情趣、缺乏优良的工作作风,即使给老师送礼再多再贵重又有什么作用?再好的学校教育,也会被不良的家庭环境所抵消。
教师节设立的本意是为了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而不是为了给家长提供送礼的机会。教师节送礼“送”不出好学生,奉劝家长三思而后行,切莫把世俗的观念带到学校、以不良的风气影响孩子,还孩子一个童真,还学校一方净土,还教育一片蓝天。 (常文)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9-15福州通报5起违规案例 福清实验高中校长公款送礼
- 2014-02-27“送礼风锐减”说明什么
- 2014-02-27让拜年送礼远离腐败
- 2014-01-16警惕“送礼神器”与规定玩“躲猫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