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危机 谁之痛?
趁着人多拥挤,从后门偷偷上车;一元钱撕成两半,卷起来分两次投;拿游戏币冒充硬币……8月1日和2日,本报记者分别在北京、广州、武汉、成都、石家庄,跟车暗访公交车逃票。(摘自人民日报8月12日头版)
据分析统计,目前公交上的逃票行为主要有如下3种情形:1.为了掩藏假币、残币或少投币,把钱卷起来投进币箱;2.假证办证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几块钱就能买一个,尤其是残疾证、军人证,十个里面至少有两个是假的;3.逃票者将中额面值的假纸币投进投票箱,再堵在车门口向其他乘客收找零。以上行为无疑说明了逃票者诚信出现了危机。
近几年来,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短斤少两,假钞横行,真货难寻,假货满天飞,从食品、药品、服装、桥梁到建筑……可以这么说,各行各业包括人际关机甚至夫妻感情都流行一个字“假”,让人避之不及,面对这个用假充斥的社会,我们不得不思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笔者认为,由于没有信用管理立法的缺位,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的缺失,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经济转型过程中诚信教育的轻视和社会舆论媒体的引导和监督疲软,导致社会信用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危机。如足球“黑哨”、假踢、假新闻、假婚姻、假文凭、假考、假招聘、假唱等等,这些不诚信社会现象的空前泛滥,使得社会信用正面临严峻的危机考验。各种失信现象的泛滥客观上导致社会风气毒化,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应有的信任,转而非正常化甚至扭曲,日前被人们热捧的交友平台“微信”因此也被人们嘲谑“微信微微信”。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因为怀疑、戒备而使得真诚、友善荡然无存,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最大的悲哀!为了一块钱两块钱就出卖自己,如此自贬身价实在是划不得!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4-08-15福建强化诚信宣传和惩戒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 2014-08-12陈章宇:讲诚信的爱心的哥
- 2014-08-08“官赖”是政府诚信的“基因畸变”
- 2014-08-08诚信是第二身份证
- 2014-08-08诚信星标 推动城市诚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