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综合信息 > 正文
海沧将再种万株凤凰木拥绿道 打造花海网民齐点赞
http://wmf.fjsen.com 2014-08-13 17:32:43 杨继祥 林岑 来源:厦门网    我来说两句

网上:海沧凤凰木引发热议

现实中,凤凰木绿道人潮涌动,网络世界里,海沧大力种植凤凰木已成为一大热议话题,新浪微博参与#骑遇凤凰木#话题讨论7.3万人次,转发276条;小鱼网专题帖7个,点击量7200人次,跟帖讨论148条,网友们正筹划着将线上的互动,落实到具体的骑行中。“我要赶快去海沧观赏凤凰木,才能跟上潮流不落伍。”昨日,网友“瓶子”通过网络检索到近百条关于海沧种植凤凰木的链接,数万次的点击率让“瓶子”意识到海沧凤凰木的强大吸引力,生动美丽的图片更是让她向往无比。

除了一张张凤凰木的倩影,网友们还将对海沧的热爱与期待“注入”近千条评论中,一个个“金点子”抛向这座充满生机活力的海沧新城:举办凤凰木摄影大赛、开展骑行凤凰木绿道亲子活动、为每株凤凰木招募小主人、将“音乐厦门”音乐会开进凤凰木的海洋中、增加凤凰木绿道周边的公共自行车站点……

记者了解到,海沧区相关部门已对网友提出的意见建议作出积极回应,同时欢迎更多的市民朋友加入到共同缔造“美丽厦门 活力海沧”中来。

采访札记

情结

在厦门大学植物标本馆找到的凤凰花标本,时间标注为1923年。也就是说,在1923年以前厦门就已经有人种植凤凰木了,从那时起,厦门人的凤凰木情结便开始萌芽。在厦门读书的大学生多有凤凰木情结,凤凰花一年开两季,一季新生来,一季老生走。唯有凤凰花开时的那份灿烂,深深烙在脑海里。

闽南人文学者彭一万见过无数山水花木,但唯独对凤凰木情有独钟。在他看来,凤凰木的品质和厦门人、这座城十分相像。他说,“凤凰木开花时,火红一片让人惊艳,好像厦门人的热情,还代表着厦门特区红火热烈、充满青春活力和昂扬的精神。”为此,1983年10月25日,彭一万在本报发表文章,倡议将凤凰木作为厦门市市树。彭一万称当时的提议引起了市民和专家的关注,《厦门日报》在报上刊登选票,让全市市民投票评选,结果凤凰木一路领先。1986年10月23日,厦门确定凤凰木为厦门市市树。

从此,凤凰木就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象征符号,延续着新老厦门人共有的凤凰木情结。如今,茁壮成长的凤凰木已成为海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说海沧是座新城,却流淌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万株凤凰木,树荫华盖撑起的不仅是美好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更是厦门人那份饱含着乡愁的凤凰木情结。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08-13点赞转发跟帖 网友热情参与“若干个怎么办”报道
  • 2014-08-08为八旬老人义务指路8年点赞
  • 2014-08-08为“无声广场舞”点赞
  • 2014-07-25点赞南靖“妈妈督导队” 走街串巷宣传交通安全
  • 2014-07-17为“检方不批捕”点赞的同时需反思制度的缺陷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