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能丢的传家宝
图为邓金坤(左)和父亲在焙纸。
连史纸的孤独守望者
□ 通讯员 黄水林 李绍炜 文/图
纸边微黄,中间晶莹洁白,有着竹丝的清晰纹理,触感细腻,犹如软玉般温润……8月3日,笔者在连城姑田看到一张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陈年旧纸。
这张产自清代嘉庆年间的宣纸,是姑田一家纸作坊第十一代传人邓金坤的传家宝。邓金坤说,这叫“连史纸”,是连城宣纸中的珍品。今年45岁的他,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城宣纸制作工艺”传承人,也是连史纸的孤独守望者。
据介绍,古时连城宣纸是全国五大宣纸之一,明嘉靖年间,连城人开始用竹料造纸,其中的连史纸,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邓金坤告诉笔者,400多年前,连城遍布造纸厂,清末鼎盛时期,姑田当地有480个纸槽,上万人从事造纸,如今风光不再了。
“连史纸制作工序多达72道,加之工资不高,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学。”邓金坤说,目前,他正全力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连史纸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以求通过扩大影响,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保护传承行列。
“2012年,我们与杭州西泠印社合作,共建连史纸产业合作基地。”邓金坤说,接下来,他将主动融入连城“旅游强县”建设,走生产与展示相结合之路,让连史纸技艺发扬光大。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3-10-31艰苦奋斗是咱们的传家宝
- 2011-05-17福州革命烈士后人晒传家宝 毛主席回信珍藏半世纪
- 2009-09-22毛泽东亲笔信成文人家族四代人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