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巡礼 > 正文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根本性质、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
http://wmf.fjsen.com 2014-06-18 09:54:0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与中国传统价值观、西方现代价值观相比较,正在构建中的当代中国价值观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

第一,人民性。这是当代中国价值观既不同于中国传统价值观,也不同于西方现代价值观的一个突出特点。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把国家和社会看作帝王的家天下,社会成员不过是王朝或帝王的臣民。西方现代价值观以个人为本位,把个人看做是独立自主的主体。西方所谓的“主权在民”不是主权在人民,而是在单个的个人。当代中国价值观与这两种价值观都不同,它既不把王朝看做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人,也不把社会成员个人的自由权利看做是至高无上的,而是把社会成员个人及其集体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最高权力既不在政府,也不在公民个人,而在人民。因此,当代中国价值观是以人民为国家和社会主体的主人的价值观,是主权在人民的价值观。

第二,平等性。这也是当代中国价值观既不同于中国传统价值观,亦不同于西方现代价值观的一个突出特点。自由和平等是西方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教会的孪生兄弟,他们用自由反对专制,用平等反对等级制,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自由与平等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冲突:强调自由可能牺牲平等,强调平等可能牺牲自由。在这种冲突面前,西方作出了自由取向的选择。中国传统社会则是“宗法地主专制社会”,其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既是等级制的,也是专制主义的。不过,中国传统的非主流文化中特别是在农民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中盛行的是平均主义。当代中国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平等,社会主义追求共同富裕和社会成员普遍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总体上看是平等以及公平正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否定自由,而只是说它将平等看得更重要。

第三,社群性或集体性。这一特点更具有中国特色,而与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迥然有异。西方近现代价值观把社会成员个人看做是社会的终极实体,国家和其他社群不仅都是从属于个人的,甚至根本不被看做实体。因此,西方近现代价值观是个人主义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则把国家看做是终极的实体,个人不仅不是社会的实体,甚至也不是具有人格和权利的独立个体,而是整体中的一部分。因此,中国传统价值观是典型的整体主义的。当代中国价值观虽然具有某种传统价值观的整体主义特点,但不同于传统的那种等级制和专制主义的整体主义,而是兼顾了平等和自由的集体主义,社会成员不再只是国家的部件,而是有人格和权利的独立个体。这方面,当代中国价值观接受了西方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明确将“自由”和“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这是中国价值观在历史演进过程中非常有意义的进步。

第四,道德性。这也是中国当代价值观具有突出中国特色的一个特点。在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手段或控制机制上,历史有两种基本取向,即法治和德治。中国传统价值观所推崇的是德治,法治也存在,但它是从属于德治的。西方近现代价值观则是针对德治而建立起来的,它将法治看做是社会治理的唯一手段,强调政府和国家在道德上持中立立场,也就是不干预社会成员的道德生活,不管他们信奉和遵循什么样的道德。当代中国价值观已经将依法治国作为基本国策,强力推进法治,党的十八大报告还将“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但是,在我国社会生活中,道德具有强有力的影响力,党和政府旗帜鲜明地推行和倡导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未来人类的价值取向看,中国当代价值观不可能完全走向西方的法治主义,而会在法治、德治并重的前提下更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

(江畅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研究”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