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四走在崭新村道上。
推荐理由:在闽东老区农村,有一位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因小儿麻痹症造成双腿残疾的他,自强不息,自主创业,不仅闯出了一条残疾人的自强之路,还热心公益,通过免费为病灾户治疗、筹资修建村道、组建合作社等方式造福乡里乡亲。多年来,他乐于助人多次,甘当活雷锋。他就是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优秀共产员潘国四。今年6月份,他被我市推荐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的“助人为乐好人”候选人。
自幼残疾 自强不息
现年52岁的潘国四是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人,家境危寒,自小吃苦懂事。
四坪村是个仅500多人口的小村。7岁那年,潘国四身患小儿麻痹症,造成双腿残疾,行走不便。小小年纪的他也哭过、沮丧过,但是面对大家同情的目光,他毅然决然地擦干眼泪,走进了校园。小学毕业后,潘国四到离村子7公里外的熙岭乡读初中,因为离家较远,潘国四住在学校,每周往返一次,腿脚不便的他走路要比他人辛苦许多,其他人花一个小时的路程,他要花上两个小时,但读书的梦想,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1977年,初中毕业后,潘国四想继续读书,但一场突如起来的变故,让他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那时候突然病重,我家里人就送我到南平动手术”,潘国四说,动完手术后,他躺在床上休养了一年,而那次手术不菲的费用也让这个贫困家庭雪上加霜,潘国四不得不放弃学业,另谋出路。身体的缺陷、家庭的贫苦、生活的艰辛,一度让他丧失希望。
那时的四坪村,有5000多亩光头山。“其他事情干不了,不如去种树。”父亲的一句话,让潘国四重拾起了生活的信心,他决定上山种树。
说干就干,潘国四独自一人跑到县林业局,要来了种子。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是封山造林的好时机。那时,他每天天没亮就上山,天黑才下山,中午就在山上吃点简单的干粮,一整天都在山上待着。屏南山区的冬天很冷,常常碰上雨雪天气,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潘国四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当时的他想法很简单,再怎么样也要养活自己。
有付出就有回报,在种树的同时,潘国四还尝试种菜养猪,用辛苦劳动换来全家衣食无忧,用自己残缺的双腿撑起一个家。
种树学医 造福桑梓
1977年,潘国四初中毕业回到村里,初尝致富甜头的他看到村子山穷水尽的现状揪心不已:全村5600亩山地全是光头山,村民烧的是棘蔓草,喝水要凌晨6点到村口井边排队,出村要走崎岖山路……贫穷、落后、疾病成了四坪村的代名词。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潘国四下决心改变现状。1979年,当选村团支部书记后,他把绿化荒山、植树致富、筹资开路一系列改变村子落后面貌的想法与村里的团员青年说了,大家纷纷拍手支持。
说干就干,潘国四瘸着腿独自到县城,领导感动了,允诺予以育苗、造林补助,潘国四顺利挑回了几十斤种子,请了技术员到村指导。他带领村里21位团员,连续奋战3个月,造林885亩。此后连续4年,他领着大伙把荒山全部绿化,他个人就造林1160多亩。
四坪村民看病要走山路到7公里外的熙岭乡,很不方便,他下决心改变现状。1978年,他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乡村医生培训,回村开诊所。30年多来,他免费治疗病灾户、残疾人达1万多人次,金额达10万元,为村6户病灾户捐款4万多元。自掏腰包10万元,送疑难杂症病人到省、市治疗110多人次。(张尚瑶 陈娟文/图)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6-04小区保安制止“麻龟”行暴被打伤 业主感动纷纷捐款
- 2014-06-03曾经女强人来厦做“保姆” 伟大母爱感动无数网友
- 2014-05-20“中国好人”刘彩洪当选全国“感动边疆人物”
- 2014-05-16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 《英雄三兄弟》感动漳州人
- 2014-05-12举手之劳带来无限感动 三位市民来电称赞三位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