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华侨 一生倾情为培文
捐资逾亿元在安溪兴办6所学校,让2万多学子受益
每次回乡,施金城老人都受到师生和乡亲的热烈欢迎。
核心提示
他生活一贯俭朴节省,却倾尽所有先后捐献1亿多元在家乡兴办6所学校,让2万多学子受益;他时刻惦记家乡教育,32年里70余次回乡,如今90岁高龄仍停不住脚步。
他就是安溪培文师范的创办者(现泉州师院附属培文实验高级中学)——侨胞施金城先生。近日,他再次回乡,计划再捐资200万美元,用于进一步改善培文中学办学条件,近日,记者有幸拜访了这位令人景仰的老人。
□记者 吴志明 陈小阳 文/图
慷慨捐资 32年捐建6所学校
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年事已高仍思维清晰,记者面前的施老谈笑风生。施老1925年生于安溪龙门,家中七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四。4岁丧母后,父亲带他到东南亚一带,1936年又把他带回家乡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念完中学和集美水产学校后,1947年他再赴异国谋生,经过几十年奋斗,终于事业有成。
1982年,施老回到阔别35年的家乡探亲。看到村里的小学生还是在他几十年前就读的旧祠堂上课,祠堂已经破旧不堪,深受触动的他便萌生了为家乡小学捐资兴建新校舍的念头。
1984年,施老捐资兴建的培文小学新校舍落成,高兴之余他却又获悉,家乡小学教师严重欠缺,于是,他又有了创建师范学校培育师资的想法。在王瑞璧先生的支持下,他更坚定了决心。等到1985年7月创办安溪培文师范一获批准,他即汇款兴建校舍,让学校得以在当年秋季就开始招生上课。
培文师范创办十多年间,为安溪、永春等8个县市区培养了3500多名小学教师。加上先前的培文小学,后来的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培文实验高级中学、安溪第一实验小学及3所幼儿园,他至今已累计捐赠1亿余元人民币,家乡至今共有2万多名学子从中受益。
年年回乡 大手术前仍关心学校
30多年来,施老每年都要回家乡看看这些学校,有时候一年回来好几趟。
1990年正月十五,培文师范校舍正在建设中,这一年施老到厦门中山医院接受心脏搭桥手术。进手术室时,他说,“培文师范是我心血的结晶,免不了要关心他,万一手术失败,岂不是要含冤九泉!”手术后尚未完全康复,施老就从海外挂长途电话询问培文师范基建及学校情况,一讲就是十几分钟。
当年11月,培文师范举行校舍落成典礼,尚未痊愈的施金城不顾路途奔波,又赶回家乡。
随着形势发展,培文师范从2001年起不再招生,这让施老寝食难安,一次又一次回乡寻求解决途径。经过多方商讨,2001年筹建培文工艺美术学校,但招不到生源。施金城又多次回乡找各方商议,达成2002年由安溪培文工艺美术学校和泉州师范学院联合创办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培文实验高级中学,当年秋开始向以安溪为主的泉州各县市区招生。
2011年12月29日,做完眼角膜破裂手术才两星期的施老又一次踏上回乡的路,为他捐建的培文霭华实验幼儿园奠基。
家人支持 儿子新婚只添一张床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培文实验高级中学校长陈哲恒说,施老的成就与家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他表示,以前在印尼请一个佣人一个月不到100块钱,他太太都舍不得请,家务都由自己包办,还要照顾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厂里的大小事情也要跟着忙。施老的儿子也很明白事理,他结婚时,除了床是新买的外,新房的其他家具和摆设都是旧的。“他之所以如此节俭,目的是支持他爸爸把学校办好。”
苦心得解 村民送牌匾感恩
此次回乡,施老收到了两块牌匾,一块是安溪县龙门镇光孝村、山美村、后坂村联合赠送的“丹心系桑梓善举播芬芳”,一块是施氏宗亲会的“松贞鹤寿”。
看着这两块牌匾,施老感慨很深。他告诉记者,当年为了扩大建校面积,一些本地人不理解,认为占了他们的地,一些偏激的村民甚至出口骂施老。白天学校围墙刚围起来,有村民利用晚上偷偷地把围墙拆掉。
这样的遭遇让施老一度十分心痛,明明他是为了办教育啊,为什么有人不理解。后来他跟时任省委书记的项南同志诉说了这种情况,项书记劝说,“这不正是你办学的初衷吗?就是因为当地思想落后,没有人才,你才要办教育。”
这句话触动了施老,也让他办学的决心一直坚持到现在。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培文实验高级中学校长陈哲恒说:“如今,附近村民的孩子可以就近就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终于体会到了施老的一片苦心。这两块牌匾不就是对施老付出的最大肯定吗?”
施老以有限资金做无限事业的事迹感人至深,安溪旅外乡贤李尚大先生曾因此赞扬道:“所作所为,比大富豪捐献亿元更有价值。”
责任编辑:卓志沐 |
- 2014-04-02“担当者行动" 二进漳浦杜浔 捐建51个图书角
- 2014-04-02捐建51个图书角
- 2014-01-28《人鱼小姐》女主角张瑞希来长汀捐建老人食堂
- 2013-12-05晋江爱心公益联盟帮扶长汀贫困学校 捐建电脑室
- 2013-11-26捐建别墅是感恩故里的温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