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在福州古三座公交车站,有两位八旬老爷爷和老奶奶坐公交车时,因不知年轻女子小陈是孕妇而指责其不让座的行为,引发双方口角。后经派出所民警调解,双方达成谅解。(4月10日《海峡都市报》)
老人在公交车上指责他人不让座的事时有发生,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需就事论事,不可妄加指责。在笔者看来,发生在福州古三座公交车上的同类事件,当事双方都有责任。老人指责小陈不让座,负有凭主观臆断做出错误判断的主要责任;小陈凭着姣好的身形,不容易使人相信其是孕妇,负有客观隐藏真相和解释不清的次要责任。但从起因和经过看,造成最终因误会而争吵的根本原因,还是双方的互不信任。
城市发展后,公交车成了市民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这就增加了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概率。老人、孩子和孕妇都是公交车上需要被特别照顾的对象,都需要尽可能坐到座位上,以保证安全。怎样才能避免矛盾发生?笔者认为,在“抢座”方面,老年人需保持大度,体现“爱幼”的风格;孕妇和孩子要显示善意,保持“尊老”的美德。交流中互相包容,老人心里自会多为孕妇和孩子着想;年轻人心里多想着尊老,社会才会形成和谐氛围。
八旬老人表达对座位的需求,不算过分,可她不该质疑小陈的合理解释;小陈的委屈固然可以理解,但在没弄清楚老人说话的内容时,也不该怀疑老人的善意。哪怕对峙双方有一方能多些包容之心,不愉快的争吵恐就不会发生。公交车对老、弱、病、残、孕的优抚待遇,需要每个相关角色真诚维护。社会赋予弱势人群的关爱,若是因某一方的一己私欲而遭到破坏,何其可惜?
公交车上,“尊老”“爱幼”皆可贵。既然他们都是我们要保护的对象,旁观的乘客是否可以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化解尴尬,树立信任与包容,降低发生摩擦的可能?诚然,道德判断需要社会舆论来维系,可人的内心的善意和信念,同样可以影响善行,同样足以接纳尊敬!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2-27“围观让座”也是一次道德教育课
- 2014-02-27让座还是不让座,这是个问题
- 2013-12-30解决让座问题不能寄望于道德绑架
- 2013-11-18让座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