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近读陈忠实
http://wmf.fjsen.com 2014-03-31 17:29   来源:新华副刊    我来说两句

记的妻子后来看到本书时,看到《白鹿原》的封面人物,说了一句很实在的话,“这个人像我爷”,是的,我也有这种感觉,《白鹿原》的故事演绎的是关中这块土地百年的历史变迁,书中刻画的那一位拄着拐杖脸上刻满皱纹的白嘉轩老人形象实在这块厚实的土地上不难找到的。当我打开《白鹿原》的扉页时,看到的是作者那布满皱纹的沟壑纵横的脸,犹似充满神奇色彩的白鹿原一样。肖像的下一页是简单的一句话“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落款是巴尔扎克。我知道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批判法国现实主义的杰出大师,引用这一句话看来如同找到了一个杰出的导游一样,瞬间,把人的好奇心激发了起来。接着不用详细介绍,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奇故事,充满了神秘,怪异,紧紧吸引着我读下去,也同样吸引着热爱文学的人读下去。

陈忠实的文笔和构思与路遥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陈忠实可以说是儒道相济,奇正结合,伟大的现实主义和伟大的浪漫主义互相运用,是关中这块土地厚实的传统文化和神秘的秦岭文化的有机结合。而路遥呢,是纯粹的儒,偏于正统,是典型的伟大的现实主义风格。这种差异大概也是由于两人写作的题材不同。路遥着重写作的是当代社会现实性的东西,大胆夸张,荒诞性的构思受到一定的影响,制约着文章的张力;而陈忠实就不同了,由于写作的年代跨度大,作者就能够驰骋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运用拉美魔幻荒诞的艺术技巧进行大胆的构思,这使的这部小说充满了瑰丽性的色彩,充满了诱惑人的磁力,加上陈忠实的小说语言有着土地般的淳朴和瑰丽,因而语言立体感很强。于是,在“东征”的五部小说里可以说是最受读者欢迎的。也因为这一部小说的神奇,紧跟着白鹿原——陈忠实生活的故土,小说创造的典型环境——也渐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关注的焦点。白鹿原位于故都西安附近,沿秦岭山下顺势摆开,由于依山托岭,望之蔚然,倒有几分神奇色彩,再加上陈忠实的艺术的巧手精心点化,于是,这块故土也成为了一块丰厚的人文景观。

《白鹿原》的另一个利好的消息是赢得了第四届(1989年—1994年)茅盾文学奖,这也应该是众望所归的事情。虽然在《白鹿原》之后,陈忠实还继续出版了他以前的小说,但无论怎么样,都是无法与《白鹿原》相媲美的。也许正如陈忠实所言,这是一本死后可以当做枕头枕的书,而这本书,也熔铸了他将近二十年的心血,真可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廿年辛苦不寻常”啊。

眼下,据说电视连续剧《白鹿原》正在濒临黄河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的渭北合阳某地拍摄,而此地也正好距离我的家乡不远,心里期待着这一部巨著能很快上视,也期待着再一次卷起阅读《白鹿原》的风暴。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