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明珠山上凌云塔
http://wmf.fjsen.com 2014-03-31 17:10   来源:新华副刊    我来说两句

文/周仕华

据《宣恩县志》同治二年版记载,“珠山晓翠”为当时“宣恩八景”之一。时过境迁,明珠山上这一盛景已然湮没于时间的尘埃之中,不复存在。

立于城中繁华的街头向南眺望,山巅之上,绿树丛中,矗立着一座宝塔,塔身全为绿树掩蔽,只露出一角黛色塔尖诱惑着人们的视线。2012年3月24日,春光明媚,吃过午饭,闲暇无事,一时兴起,便爬上明珠山顶寻觅凌云塔的踪迹。

一路上,草叶萌动,野花碎洒,满树的樱桃花蓬勃出春季独特的魅力。没想到日日远远见到的凌云塔,真要找到它,却要费一番很大的功夫。石子路盘曲而上,山坡上房屋依山而建,大都是二至三层的小洋楼,也有少数古朴的瓦房夹杂其间。现代与古朴,和谐地在一面斜坡上呈现。山上到处都是岔道,一不留神就走错了路,多绕了几大圈(这是我下山的时候才发现的)。

快至山顶,从树丛中可见依稀的塔影。穿过一段林荫小道,是一块山巅平地,塔就矗立在平地中央。站在塔前从林间俯瞰,整个宣恩城尽现眼底,高楼如林错落,贡水如带潺缓。翻阅《宣恩县志》得知,此塔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同治九年(1870)建成。掐算起来,距今已有一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历经百余年沧桑,依然雄风不减。

好一座古朴苍劲的塔!一百多年的风雨,虽剥蚀了塔面的容颜,却丝毫没有改变塔身巍然傲立的气质。于塔前凝神而立,对这座塔不禁又多了几分崇敬,一百多年前工匠们铿锵的凿石声就恍如昨日。块块垒砌的青石,就是未经装订的历史散页,铭记着当时的苦难还是繁华?塔寺是佛教的象征,已不见往日香火,惟有丛林中一塔孑立的凄凉与孤寂。塔高16.4米,共七层,层层亭阁,六角微翘,意欲远翔,彰显出凌云之壮志。可是,塔怎能飞翔?百余年只能默默地独守明珠山巅,繁华已逝,仅有绿树、杂草、野花相依。举头凝望斑驳的塔身,苍穹高远,白云闲逸。蓦然垂首,不禁洒几滴清寂悲悯的泪水。

塔基每角座上均刻有一青龙石雕,日夜镇守着一方神圣之地。塔体有一面北石门,门楣有二龙戏珠石雕,门槛有花木鸟兽图案。图案虽因风剥雨蚀,勾画虬劲之笔,却清晰可辨,惟妙惟肖。塔檐下刻有“凌云塔”横匾,字迹刚劲有力。塔身每层均有亭阁样式的檐翼,檐脊雕一坐虎,目光炯炯,呈腾跃之势。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