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娄义华
立夏是我国24个节气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每逢立夏时节,我们家都要按照习俗吃一些食物,寄托着祈福保平安的愿望。主要是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叫“立夏羹”,这是长沙立夏之日必吃的食物。记得小时候,在立夏之前几天,奶奶带着我到乡间田坎去采摘鼠曲草。这时,正是鼠曲草开花的时节,在田野,山坡,沟壑,随处可见鼠曲草的身影。我曾问过奶奶,为何要吃这种植物?奶奶说:“别看他长得贱,四处都有,可它有很多优良品质。尤其是它顽强的生命力,还有它一身都是药,可别小瞧它。”
将鼠曲草叶子撕烂后,与糯米粉搅拌在一起炖,还放一些红枣,熬制出来的立夏羹,红绿相间,色香味俱全。可止咳平喘,降血压,祛风湿,祛痰。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无病无灾,在炎热的夏季能平安度过。尤其是不少久咳不愈的哮喘病人,在立夏前后吃立夏羹,久而久之能缓解并治愈。有一位邻居因生孩子时,在月子中受风寒感冒咳嗽导致哮喘,奶奶就给她调制了药量较重的立夏羹,吃了几年,就神奇般地痊愈了。奶奶每年立夏时节都要采摘很多鼠曲草,将它们晒干了留着,一旦我们这些小屁孩有个风寒咳嗽的,她老人家就给我们吃,保准管用。
除了吃立夏羹外,茶盐蛋也是必不可少的,听外婆说:“立夏吃个蛋,石头轱都踩烂。”我每次都想多吃几个茶盐蛋,可外婆规定只能吃一个。还有“立夏团子”是立夏“三食”之一,就是糯米做的团子,跟如今大街小巷中的糖油粑粑相似。“立夏吃个团(长沙方言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在物质较为匮乏的年代里,过立夏,也相当于过一次小年似的,盼望过立夏。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展开架势,茁壮成长。“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可见这个时候万物的生长多迅猛。
有农谚“立夏看夏”之说,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湖南是“鱼米之乡”,立夏时节正是插早稻的时节。“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
小时候,每到立夏时节,就跟随大人到田里插秧。湖南的早稻一般都要在立夏之前插完,农谚谓“春插日,夏插时”,立夏后插的早稻比立夏前插的早稻有明显的生长劣势。插秧第一天,就由每家的主要劳动力到秧田边田埂上鸣放鞭炮,称“开秧田门”。据爷爷说,举行仪式后,秧苗就涨得好,吓跑很多刚冬眠出来的野兽等,算是一个警告。
开始插秧了,爷爷就去请邻居们来帮忙,挨家挨户地插,互相帮助。帮忙的人来都要向主人祝贺说:“恭喜娄嗲栽米树!”插秧每天休息两次,吃两餐饭,中午休息的时候叫“打腰餐”。一般都是家中的女人弄饭菜,提到田边,铺一张塑料纸就开始吃。主人的招待都很丰盛,有盐蛋、皮蛋、粉蒸肉、刨盐鱼,还有自家酿造的米酒。每家的秧苗插完后,主人都要赠送盐蛋、黄豆、腊肉作为酬谢。
插秧是非常辛苦的农活,每逢插秧时就唱插田歌,有谚语说:“插田不唱歌,禾少稗子多”之说。插田歌一般由中老年人领唱,青少年妇女应和。有时两户人家对唱,唱词多为提问式,俗称“盘歌子”。比如,想了解某个女孩子是否有心上人时,就唱:“满妹子心里装的是哪咋满哥哟喂?”如果对方对提问不能回答,获胜的一方主人下田向领唱者敬酒慰问,群起吆喝致谢。湘籍著名歌唱家何纪光就曾演唱过一首《插田歌》,这首民歌就改编自湖南广大农村劳作时的插田歌。每次听这首歌,就想起小时候插田时的乐趣。
立夏这天,大人就要为我们这些小孩子称体重,那时候没有磅秤和地秤,基板上都使用杆秤。在一根较粗的杆秤上吊一箩筐,我们睡在箩筐里,两位大人用扁担挑起称。称完体重要和前一年做个比较,重了就会得到大人的表扬,轻了的话,大人就会叮嘱要好好注意身体了。要小朋友自己记住重量,来年的立夏再称,看长胖没有,祈求来年幸福平安。
又到立夏时,母亲打电话来,叮嘱我记得吃立夏的食品。把席子,电风扇、摇椅、蒲扇找出来,把空调的除尘网洗干净。“立夏过后晒被窝,莫让被窝生虱婆。”把冬天厚厚的被子和棉衣等都洗干净后放起来。久居城市,依然无法忘记农村的许多习俗,每每回味,总感如食甘饴。过节这天好想到乡里去看绿油油的春色,看乡亲们插秧,感受节日的气氛。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3-31时髦祭品烧出文化机制短板
- 2014-03-31“民间文化大使”笑阳的追梦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县国土资源局开设廉政文化道德讲堂
- 2014-03-27一条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镇
- 2014-03-26鲤城区和谐家庭文化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