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推敲”偶感
http://wmf.fjsen.com 2014-03-31 16:34   来源:新华副刊    我来说两句

文/林文斌

近日家父忽然来电,说是征询对联一副,本人虽不善长于此,却也不便多加推辞,于是硬着头皮洗耳恭听。原来,祖籍下宫(又名霞间)曾有很多祖先跑到同市的龙海闯荡,转眼多年过去,多已就地扎根,尽管背井离乡,故土之情日浓,遂在龙海族人的聚居地(又名普贤)发起一个“寻根活动”,欲请三位德高望重之人题联作贺。家父有幸被推举为三人之一,因此对此倍加上心,专门与我商榷此联。

家父备献的楹联为:“霞间霞光照四海,普贤普慧扬九洲”,并说另一位在县老年协会工作的同乡尊者拟献联:“霞间祖先德高洁,普贤后裔人和谐”,问我何意?我不敢当场发表意见,只约定三日内答复。随后两天,我重拾唐诗三百首、春联文化观等尘封已久的旧书,“恶补”有关知识,并在脑海里“百度”乍现的灵光,企图尽快有所斩获。如此推敲揣摩,日子竟然甚快,转眼到了约定之期,我赶紧将所思所得向家父郑重汇报。

首要任务是有理有据地汇报好个人对备献楹联的“鉴定结果”,让老人家接受之余委婉阐明己见:一是感觉与另位尊者的开头一样,且皆以地名起句,颇有重复之嫌。二是霞间霞光之间的粗细关系与普贤普慧之间的并列关系不太工整,且普慧一词尚有人工造词之嫌。三是光照四海与慧扬九洲虽然很有气势也符合平仄要求,但有自夸之嫌。再者,仅仅贤、慧二字,尚不足以概括霞间人、普贤人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做人本色和家乡族人的优良传统。综上所述,备献楹联固然有意境,然则非上佳。

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在家父尚未完全回过神的时候“大力灌输”作联理念:一是要力求与众有别,二是要力求对仗合规,三是要力求寓意贴切,并抓紧亮出赶鸭子上架下的“蛋”——参考楹联:“物华天宝汇霞间,人杰地灵聚普贤。”推荐理由同样有三:一是此联的关键词出身显赫,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腾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二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对成语具有极好的赞誉“地气”,谁说谁显水平,谁听谁准高兴。三是联中不仅人物天地汇聚,比聚宝盆还聚宝盆,而且七字与七字字字相映,还朗朗上口很押韵。

果然,家父在我的“猛烈攻势”下,点头同意了我的说法,于是大笔一挥,题联送人。从普贤方面的反馈来看,不少人向家父翘起了大拇指,有几人还向家父请教构思该联的来龙去脉以便日后学有所进。这些均令家父鹤发童颜、笑逐颜开,达到了“预期效果”,也算尽了一点孝心。事已至此,本应打住,然则在斟酌对联这数日,“推敲”二字的概念在脑海中愈加地清晰起来,勾起了许多有关它的旧史和思绪。

“推敲”之所以名声雀起,如日中天,恐怕与贾岛不无关系。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苦吟派诗人,所谓苦吟派,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当年,他正琢磨《题李凝幽居》一诗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时,拿不定用哪个字好,恍惚间误入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听了建议用“敲”,一则有礼貌,二则有声响。贾岛从此和韩愈交上了朋友,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同样是贾岛,曾在其《送无可上人》一诗中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二句的边上作了批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被后人誉为最有名的无题诗——《题诗后》。这首《题诗后》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而这种创作的执着亦为后世所景仰,对后人颇有影响。如方干的“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和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的苦吟精神化出。

与“推敲”相关的著名诗句还有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起初写出“春风又到江南岸”时,王安石觉得“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又觉“过”字不妥,又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才想到“绿”字,一个能够把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象鲜活地表达出来的一个字。

一个“绿”字活色生香,把全诗的意境顿时给搅活了,弄得热闹非凡,于是这个“绿”字就俨然成了后人传说中的“诗眼”。我想,这或许就是“推敲”创作的至高境界吧。虽然我们芸芸众生的水平远不及这些大家们,但至少在态度上应该学着向他们看齐,不然,在本已浮躁的喧嚣世界中,如果不能拥有一颗肯于推敲、善于沉淀的心,那么写出的东西只能是更加浮躁的文字,要么粗制滥造,要么浅尝辄止,于人于己都无大益。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