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夜宿白洋淀
http://wmf.fjsen.com 2014-03-31 16:34   来源:新华副刊    我来说两句

文/曹宝武

多年以前,我一直为那样一个世界陶醉,接天的莲叶,无边的苇子,机智憨厚的男人,朴实温情的女人,还有一个叫嘎子的孩子在胡同里、屋顶上、芦苇荡里大显身手的身影。他们就在那个宁静、阔远而颇为神秘的水上天堂,也在我的书本里、梦呓里、憧憬中。于是,多年来,对白洋淀我一直心向往之。

从七里乡码头弃车登船。密不透风的芦苇荡围堵成了绿色的长墙,快艇如灵活的梭鱼一般在长墙间轻快地飞跃,激起了两道白哗哗的波浪欢呼雀跃着蹦向了后方。登岸换乘小船游水赏景。一行敞篷船轻轻地浮在平静的水面上,游鱼嬉戏,野鸭游弋,飞鸟在蔚蓝的天际下盘旋。无数的水草牢牢地扎在清澈的深水里,随手拽出一把才发觉那茎真是白嫩白嫩的。水面被芦苇荡子隔成了许多水域,河汊纵横,放佛迷宫一般。但土生土长的乡民静坐船头,不紧不慢气定神闲。不一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眼前又是别样的风景。

登上大淀,只见矮檐胡同,曲径通幽,篱笆墙、小浮桥,湿润的泥土里,一畦畦的小葱已长出了尺把高,黄瓜扯出了嫩绿的枝蔓,让人立马嗅到了亲切的农家味。漫步在双人尚且不能并行的胡同里,东折西转不知所终难寻归路,到处古老而别致。家家户户的门楼上无一例外地镶着“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的匾额,却各有不同。我想这大概正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最中肯有用的家训。大门或敞开或虚掩,院子里的一切尽在眼前,这水天之中的世外桃源透明、敞亮,毫不掩饰。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白洋淀的人们靠的就是这片水洼。一个憨厚的乡民蹲在大铁船上挑拣着一大篓龙虾,他的皮肤黝黑粗糙,却透着一丝结实、健康的亮光。女人们埋头做一种叫“礼拜鞋”的鞋子。男人们忙着破苇眉子编席子。码头上,剥得干干净净的苇子打捆浸在浅水里,丈余高的芦苇椽子堆得小山一般。真如孙犁先生所说,谁也不知道白洋淀的苇子到底有多少。

一抹斜阳悄悄地潜入了水中,皎洁的明月当空高悬,轰鸣的马达声渐行渐远了,喧嚣的人群躲到淀子上点亮了万家灯火。水面平静极了,偶尔有几叶扁舟慢悠悠地滑过,传来清晰地哗啦哗啦的水声。此刻,独坐岸边,静听鸟语虫鸣、蛙叫蛾舞,享受清风拂面的夏夜清凉,自然别有一番滋味。

起个大早想看看白洋淀的晨曦,可还是有些晚了。经过一夜沉寂的水波又活了。作业的挖泥船、载客的快艇早已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马达声。初升的红日温柔地斜洒在星星点点的水面上,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波光鳞鳞。一种被乡民叫作“wa子”(鸬鹚)的水鸟“嗖”的掠过水面,叼起小鱼抖动着轻盈的双翼。燕子亲昵地蹿到身前又挑逗地扑棱着翅膀远去了。觅食的野鸭成群结对,鸡鸣狗叫声声相闻。两个七八岁的孩子坐在泊岸的船头垂钓嬉闹,乡民们忙着建造独特的客舍旅店,眼神里满是高朋满座的喜悦。可惜时月未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接天莲叶的美景成了下一次的借口。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