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端午节轶事
http://wmf.fjsen.com 2014-03-31 16:12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文/李海松

端午节还没到,老母亲就打发哥哥把一大捆艾蒿和她亲手包的粽子送到城里,并叮嘱哥哥一定让我亲手打开粽子,让我们全家吃个“粽子饱”,把艾蒿早点挂在门上避邪,尽管这样,她还是不放心,专门打电话来嘱咐一遍。

打开满满的一包粽子,哇,太诱人了,大黄米的,糯米的,粘玉米的,粘高粱米加杂豆的,青青的粽叶,匀称的个头儿,浓浓的香气,沾上红糖,那个香、那个甜呀!

接着,在哥哥的“监督”下,把艾蒿用绳子捆好,挂在门上就“避邪”了。

家乡是满族聚集区,民间也把端午节称为“当午儿”,村里有好事者为这几个字眼专门做过“土研究”,说过去满族人说话“an”和“ang”音分不清,就把“端午”说成“当午”了,“端午”也好,“当午”也罢,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反正对家乡的父老乡亲来讲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令,重视程度不亚于开奥运会。

包粽子是过端午节的重要内容,可在我的家乡包粽子需要提前一年做准备,你可能不相信,包个粽子怎么提前一年做准备呢?但这绝对是真的,家乡是山区,小时候,恰逢“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物质极度缺乏,市场关闭了,去哪里买黏米和粽叶呀,于是,家家户户,在春天种地的时候,偷偷的在自家不多的自留地里,种上黍子(去皮就是大黄米),粘玉米和粘高粱,但被公社发现后,即使长出苗来,也要强行铲除,因为这些作物产量很低。生产队长李叔是个倔老头,耿直人,有一年春天,公社书记到我村检查工作后发现,家家的自留地里都种了这几样作物,他当即找到李叔,要求在一夜之内把刚刚出土的小苗全部铲除,并在全公社通过大喇叭做检查,在学习班上批判,李大叔急眼了,和公社书记据理力争:我们庄稼人过端午节包几个粽子,不光为自己吃,最主要的是为了给屈原吃,不种点黍子、粘高粱,每年屈原能吃到我们给上供的粽子吗?今天你要铲苗,我就和你拼了,反正我这个生队长也不想干了。公社书记一听给屈原“上供”用,就没话可说了,只好默认了,保住了这些小苗。但李叔被戴上了冲撞公社领导的帽子,还是在全乡通过大喇叭做了检查,挨了批判,撤销了生产队长,尽管村里人为大叔感到不公,那也是敢怒不敢言。村里人说,队长说给屈原送粽子只是搪塞公社书记,其实还是为了队上的孩子大人们在端午节能吃上粽子呀,队长真了不起,为了我们吃上粽子连公社书记都敢顶!

保住了禾苗,村里人对黍子、粘高粱和粘玉米这几种作更加重视了,像呵护自己的孩子,春种,夏锄,施肥每个环节侍弄得十分精心,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精扬细打,反复晾晒,然后分别装进专用的口袋储藏起来,无论平时有什么事情,什么重要客人来,这几种粮食是不能动的,这可是给“屈原准备的上供粽子米”呀,只有在来年的端午节,才能拿出来包粽子用。

粽子米有了,可粽叶怎么办呢?距离我村30多华里,有个叫暖泉的村子,这里靠近桃林口水库,村前生长着大片芦苇。端午节前,芦苇枝叶繁茂,油绿绿的,风吹过后,苇叶飘荡,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周围许多村子都觊觎这里的粽叶,但不许买卖,公社看的又紧,怎么办呢?于是乡亲们冒着被基干民兵抓住、在全公社挨“革命大批判“的危险,背上花篓,在漆黑的夜晚,跑到暖泉村的芦苇荡里“偷”粽叶。

父亲带着村里人到暖泉偷粽叶那天,阴云密布,细雨霏霏,这是他专门选择的日子,为了避免“挨抓”,他把一只大大的,结实的花篓背在身上,带着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乘着夜色出发了,村里人像欢送临出征的队伍一样为他们“壮行”,李叔特别叮嘱说,要是被抓了,就说是给屈原包粽子用,我们不吃粽子可以,但屈原得吃呀!妇女们眼里噙着泪花,担心他们被民兵抓住,遭批判,老妈反复对父亲叨叨,你可要小心呀,说着说着就“哇哇”的哭出了声,老爸急了:老娘儿们唧唧的,我们也不是送死去了,就是采点粽叶,哭什么哭?说完,带着十几个后生,头也不回的上路了。

步行两个多小时,凌晨一点多种,父亲一行才赶到了暖泉村的芦苇荡里,几个人分工合作,一个人放风,另外几个人麻利的采粽叶,就在快要装满花篓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端着步枪的基干民兵,“不许动,把篓子背上,到大队去”,几个小伙吓懵了,在伸手不见无指的黑夜,被民兵强行押着来到大队部。

大队部灯火通明,公社武装部长正在审讯其他几个村来偷粽叶的社员,父亲一行背着偷来的粽叶刚进屋,就被部长认出来,他指着父亲的额头指名道姓厉声呵斥:你都50多岁的人了,还这么没觉悟,居然带着年轻人偷粽叶,这叫挖社会主义墙角,破坏集体财产,你知道吗?必须在大喇叭上检查,在全公社批判,把粽叶全部没收。就这个时候,平时不善言辞的父亲想起了李叔的交代,突然大吼一声:谁敢批判我们,你部长有什么了不起,你家不包粽子呀,你家不给屈原上供吗,你还是武装部长呢?连屈原你都给忘了!我们采点粽叶,给屈原包几个上供的粽子怎么了?错了吗?父亲额头青筋爆跳,趁着武装部长还没返过神儿来,挥手一喊:小伙们,给我跑!小伙子们 突然来了胆量,背着粽叶,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村里家家户户都吃上了粽子,可怜的父亲,被押到公社,办了七天学习班,挨了“革命大批判”,他回到村里的时候,端午节已经过完了,但家家户户都把粽子送到我家里,像款待凯旋的英雄一样款待父亲。

弹指一挥,30多年过去了,在如今物质极度丰富的年代,看到市场上,超市里花色翻新的粽子,闻着粽子的香气,联想多多,小小的粽子,牵动的不仅是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感情,更是时代变迁的缩影,家乡的端午节,赋予了崭新的含义,人们再也不为黏米和粽叶发愁了,偷种黏米和偷粽叶的时代离我们太遥远了!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