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冬
捉蟹拾贝
远远望去是大海的一隅孤岛。到岸边乘快艇,如导游所说,数到40多下就靠近小岛了。该岛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桃花岛。1。5公里的岛有什么好去处?偏偏又被日照人赋予一个颇有诗意的游览命名——桃花岛捉蟹拾贝。
桃花岛并非《射雕英雄传》里的布满桃花,藏龙卧虎的桃花岛,而是有另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姓崔和姓李的两家人十分要好,夫妻双方怀孕,便指腹为婚,姓崔的生一男孩叫崔田,姓李的生一女孩叫桃花,十八岁那年,桃花生病早逝,该埋葬那里,此刻见一仙鹤飞抵桃花岛,长者便说桃花岛为风水宝地,葬在那里,之后,年年香火不断。登上桃花岛,放眼望去,岛上散布着密密麻麻的人群,有的在弯着腰细心地寻着什么,有的蹲下来在岩石缝里扣着什么。煞是一派繁忙景象。我不曾捉蟹拾贝,踩着坚硬的岩石,绕过一个礁石,双手捧起一掬清澈的海水,我以为那蓝色的墨水会从指缝中滴淌流走,然而没有,我端祥着它,晶莹透明,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蓝色,是带着淡淡的绿。我用舌尖蘸了一下,一种咸盐的苦涩。我想海鲜的美味不正是这种苦涩养育出来的嘛。
桃花岛不大,游人站在一端呼喊,另一端也能听的清清楚楚,尽管岛中建有亭台,但这种点缀终没有引起游人的雅兴。三三两两的游人,仿佛有一个追求,有一个希翼,在大海里,在岛屿间,寻觅一种快乐,追寻一种足迹。身边的一位游人惊叫起来,我一看是一只小蟹夹住了游人的手,我猜他似乎没有见过蟹,更没有捉过蟹,要不小蟹无力的夹碰怎一个大喊。那小蟹夹了一下,游人惊得一甩手,小蟹逃脱了,拼命地钻进石缝里。游人看了看手,露出了无奈而甜甜的笑。我们凳岛并不是周末,游人少说也在百余人,若到周末,大概要有千余人了。这么一块弹丸之地,哪有那么多的蟹、贝螺、虾和小鱼,引得游人惊折腰,我不禁为这项捉蟹拾贝游览活动的持久性担忧起来。但拍打岩石的海浪却在告诉我,大海有惊人的魅力,无尽的生命。潮涨,就把那些蟹、贝、虾、鱼推上了小岛,潮落,蟹、贝、虾、鱼又在赖以生存的小岛缝隙低洼处落户了。这种潮涨潮落的规律,也自然使捉蟹拾贝持续下去。看看游人带着丰收的喜悦,提着小塑料桶和塑料袋,津津乐道的劲,我们不能不赞叹精明的日照人,在为游人提供了新的旅游空间和场所。
乘船捕鱼
下海捕鱼是渔民的生活。游客随同渔民一起下海捕鱼,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情趣。我们一队游客乘坐“祥云”号渔船,可谓尝到了酸甜苦辣,真正体会到渔民的甘苦。
渔船驶入大海,天海浑然一体,海鸥一会儿在船头盘旋,一会儿展翅远逝。游人站在船上新鲜劲自不必说。船在摇,人也在晃,风吹在脸上,浪花溅在身上,惬意而清爽,游人在喧哗,抒发着自己的观感,谈天说海,屹立船头,仿佛成了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好不威武。蔚蓝色的海水,波光粼粼,令人遐想,不由使我吟起“人在画中行,画在眼中映”的诗句。渐渐,随着船的颠簸,一浪又一浪的袭来,心里就像有什么东西在微微荡漾,不知不觉,头晕起来了,胃经不住刺激,食物从中喷出,刚才的神气劲,兴奋劲,荡然无存,坐在船上一动不动,像霜打笃了一样。
呕吐毕竟是少数,多属于女性,而大多数游客在关注渔民的一举一动。船老大手搭凉棚,在向前观望,观察鱼群的流向。只见船老大一挥手,渔民便开始撒网,渔民干练的动作把一张大网抛向大海,绳索也伸向海里,不多时两块沉重的铁板,也被渔民沉入海里。渔民的一招一式是那样的熟练,引得游人一片赞叹。船向大海驶去,网、绳索仿佛成了一条长长的尾巴在深水里拖动。渔网沉下去了,游客的心也沉下去了,他们企盼收获,企盼活蹦乱跳的鱼虾收入网中。大约一刻钟,船老大一声呼喊:“收网”。绞绳的转盘转动起来,绳被缓缓收到船上,随着渔网的收起,游客心里也骚动起来,有的在祝福,有的在戏说“面包会有的。”渔网拖上来,鱼儿不愿意的打着挺,虾儿一动不动就擒,蟹夹着渔网,仿佛要把网夹破逃脱。一网鱼虾蟹摊在甲板上,游客们有的拿着塑料袋,有的提着小塑料桶,蜂拥而上满怀喜悦地你抢我夺。
踏歌登岸。少去了颠簸晃动之苦,但还有一种脚底踩棉人在船上之感。虽然体验了苦,但也有其中的乐。我问一位呕吐的支不起腰的游客,这趟乘船捕鱼的感受,她只说了一个字:“值。”
渔家食宿
返璞归真,融入大自然是久居城市的人心中的梦想。在日照渔家食宿同乐,不能说不是一种农村游的体验。
日照三面环山,台风每每光顾在这里都化险为夷。渔民的房舍临海而建,低矮而又整洁。我们在一位姓赵的渔民家居住,四间房围成全封闭的四合院,每间房被隔成放置三、四张床的小间,通铺上放着三、四床棉被。如同过去农家的土炕,浸满了一种原始而质朴的情味。让人想起早年色彩暗重的旧照片,让人想起少时农家居住的温馨,有一种甜蜜,有一种怀念。院中间放置着一台大屏幕电视,为渔家平添了现代化色彩。墙壁上有景点介绍,特别是那张《游客须知》不能不让人叫绝,上写道:“不许大声喧哗,不许随地吐痰……”在渔家也不忘对游客进行文明旅游教育。
饭菜是由渔民去做,鱼、虾,扇贝等海鲜是少不了的 。二、三天的居住,渔民们在晚饭一餐上,还会让你亲自操刀主厨,拿出各自的绝活,让二十多位游人一起共享。我们游客中有一位湖南人,他亲自做厨,将两尾欢蹦乱跳的鱼宰杀了后洗净投入锅里,放入冷水,大米,用文火煮熟后取出,剥去骨刺,再投入锅里,然而再添加少许调料,猪油,待鱼肉和大米融为一体打出锅。醇香扑鼻,使人胃口大开,尝一口,其味道鲜美极了。有的游客一连吃了三大碗还叫着“再来一碗”。不过在渔家吃饭还有一些风俗和讲究 ,在吃鱼时,吃完一面,取另一面时,不能言说翻过来,要说“起正过来”,就餐之后,把筷子放在桌上,而不能摆放在碗上。前一种翻鱼,就是翻船之意;后一种把筷子放在碗上如同渔民打渔空手而归,没了面子 。
入夜,渔家归于平静。躺在床上仿佛枕头波涛,耳畔传来轻轻的海浪声,象一张无形的手拍打着我,渐渐入睡了。我做了一个甜蜜的梦,许多陈年旧事幻景般地涌上来,早期电影地般在眼前飘摇,好象又回到了青春岁月。磨钝了的心重新变得清纯了。
第四天,离开“日出初光先照”的日照,那萦绕心头的体验,断然留在了记忆里。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3-31时髦祭品烧出文化机制短板
- 2014-03-31“民间文化大使”笑阳的追梦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县国土资源局开设廉政文化道德讲堂
- 2014-03-27一条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镇
- 2014-03-26鲤城区和谐家庭文化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