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闭剑东
这些天总是做着一些奇怪的梦,梦中,我在父亲的手把手教导下终于会使唤犁铧了,而后就在自家的田地里辛勤地劳作起来,在我的身后是一垄垄潮湿的新土……其实我的父亲的已去世两年多,而我已届而立之年依旧没有真正犁过田地。或是为了弥补心中巨大的缺憾吧,我的那些梦境就不足为怪了。
我心中的犁铧就是农村地区最常见的犁铧,一弯锋利的铧嘴,再配上合理的配件,就成了农家人开疆辟地的最佳武器了。我对犁铧的关注由来已久。忘不了,犁铧在耕牛的牵引和父辈的吆喝下,在广袤的或是狭窄的或是贫瘠的或是肥沃的土地上欢快地前进着,在斗转星移中,在淳淳期盼中,又一年的丰收景象就在万众瞩目中上演了,于是硕果累累、稻穗沉沉、鸟语花香、歌声朗朗。
对于犁铧,我始终是饱含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怀。很小很小的时候,大概是我刚记事的时候,每每看到父亲扛到犁铧进家门,我总会好奇的凑上前去,抚摸犁铧那光亮的刃口,抚摸犁铧那光滑的躯干,有一种冰凉剔透的感受;稍大,上小学了,很是调皮的我经常逃课干捉青蛙、掏鸟窝、水灌蛐蛐、烟熏老鼠的非正当的事儿,于是父母的叱喝声就常在耳边缭绕:再不好好读书就回家跟我犁田放牛去。一想到压在父亲肩膀上沉重的犁铧,我幼小的心生出一种真实的怕。我尚年小,怎能扛得那沉重的犁铧呢?怎能没认得几个字就回家终日和牛相依相伴呢。于是我就收敛了一些,慢慢地,一些本该可以做的事情我就不敢去做了,多识点点字、多干点家务、成了我的雷打不动的事情。还记得我当时就有这么一个最直接的想法,那就是最好不要被父亲拉去犁田耙地。还好,父亲并没有这么做,一辈子都不让我犁田耙地。我那吃了太多苦的父母早就下定决定坚决要送子女读书,靠读书跳出农门,改变贫穷的境遇。是的,我并没有让父母失望,和父母一道吃了很多生活的苦的我最终成功走出了大山,摇身一变就成了一名大学生,再后来就是一名戍边的边防军人。就这样,我从来没有犁过田耙过地的事实就形成了。虽说我从没有真正操弄过犁铧,但我忘却不了犁田的艰苦;虽然我没有犁过田,但我却一直在生活的田野上苦苦地耕耘着、奋斗着、努力着。
于是乎,不朽的犁铧就成了我心中永难以磨灭的挂念。每每看到在那些在田地上汗落涟涟的农人和艰难行进的耕牛、犁铧,我的心中涌漾着的是涩涩的滋味,是在为生活的本质而无奈,也是在表达一种绵绵的伤感。我多么想呵!好好地犁上一回地,哪怕只是一垄,我也满足了。可是戎装在身,犁田耙地的职责我怕是担当不起了,但戍边卫国的职责倒是要扎扎实实地承担起来。戍边的日子里,没有了夹杂着粪尿味的泥土气息来骚扰,更不会有嘹亮的喝牛声萦绕在耳畔,我闻到的是边防军人身上特有的汗味、看到的他们挺拔的英姿,听到是铿锵有力的番号声和昂扬的脚步声。我时常为他们感动着。他们远离了故土、别离了亲人、爱人、恋人,义无反顾地在祖国的边关上履行着军人的职责,他们有泪但绝不轻易流,他们有苦却死死往肚子里咽,他们以血肉之躯为祖国的繁荣昌盛默默坚守着,他们是那么地可爱,那么地伟大,足以让我们长久地感动着,长久地崇敬着。
不朽的犁铧融入记忆中,就成最鲜明的乡土回音;不朽的犁铧融入戍边岁月中,也就成我难以释怀的青春怀想。小时候是敬畏犁铧,后来是惧怕犁铧,再后来又是敬畏犁铧了,我的青春年华里总是离不开犁铧的影子,它们总是那么鲜活地镌我的脑海里,伴随着我一路走来,走过坎坷曲折,跨过艰难险阻,收获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硕果,迎来越来越璀璨的光景。不朽的犁铧多么令人敬畏,对于在农村人而言,犁铧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很难想象,若是没有了耕牛和犁铧的辅佐,那农家人的生活恐怕是一塌糊涂、难得半点从容的。不朽的犁铧有着荣耀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渔猎时代进入到农耕时代开始,犁铧就哗啦啦地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书写着最引人自豪的篇章。犁铧是简单的,就由这么几个部件构组而成,而犁铧却是无比伟大的,从犁铧刃口下不断翻开的新鲜泥土已经告诉我们,没有犁铧的锲而不舍地耕耘,哪里有即将到来的丰收胜景呢?犁铧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生道理,不经历一番辛勤耕耘与艰难奋进,人生哪里会迎来璀璨的丰收呢?人之一生,需要不断地前进、不断地积累、不断地耕耘,在历经世间无数风雨和苦厄的磨砺考验之后,才能算得是上“功德圆满”的。
不朽的犁铧有着难以言表的意味深长,不朽的犁铧是一样引已自豪的丰收图腾,一样凝聚着无数农人殷殷期盼的图腾。犁铧,从历史的风云中哗啦啦而来,又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加铿锵有力,从它们深入土地的铧嘴到锋利的刃口,都展示出一种非凡的定力和魅力。《诗经·周颂·良耜》云: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或来瞻女,载筐及筥。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或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而文中所言及的耜,指的就是犁铧了,由此可见,从西周时起来,犁铧就在我国古代的农业发展中扮演者及其重要的作用,不然怎么会出现“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景象呢。顺而言之,如果没有犁铧的巨大付出,怎么会出现唐朝大诗人王维笔下的《渭川田家》里绝美田园诗境呢,且听: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你在品味怡然田家晚归图的同时,是否也看到了犁铧在田园上哗啦破土前进的景象呢?不管你看不看到,我倒是是看到了犁铧的那无比倔强的身影和无限坚贞的风骨,它们正在广袤的土地上欢快地破土前进并歌唱着呢。
不朽的犁铧是一首昂扬的歌,一首饱含着浓浓稻香和盈盈花香的歌;不朽的犁铧是一部厚重的史书,不投入百分百的精力,是绝对悟不出其中的奥妙的。我深深地敬畏着犁铧,并不因为它们所处可见极其普通,并不因为它们低廉笨重,我所敬畏的是它们的大无畏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敬畏它们从不言苦言累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品质。是的,敬畏犁铧的理由并不富丽堂皇却是真挚感人,我情愿如犁铧一般,在祖国的边关上,以军人的坚定和坚强,耕耘着、奋斗着,直至收获着。是的,做人当如犁铧般坚贞,做事当如犁铧般扎实,我想啊,这样的人生才是真实的,有力地。呵!不朽的犁铧……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3-31时髦祭品烧出文化机制短板
- 2014-03-31“民间文化大使”笑阳的追梦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县国土资源局开设廉政文化道德讲堂
- 2014-03-27一条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镇
- 2014-03-26鲤城区和谐家庭文化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