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 正文
泉州南音远播四海 已形成约5000万人南音文化圈
http://wmf.fjsen.com 2014-03-10 10:48  张素萍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创新:让中国音乐“活化石”更具魅力●追踪

泉州南音远播四海,已形成约5000万人讲闽南语的南音文化圈

早报记者 张素萍

3月1日,泉州南音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来自海峡两岸和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泉州南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刮起泉州南音热潮,来自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地专家的参与,也扩大了南音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影响。

穿越千年 亮丽风景

夜幕降临,月上柳梢。在泉州,在广场或古大厝里,演奏者横抱琵琶,拉开二胡,吹响洞箫,弹起三弦,把曲曲南音演奏得韵味十足……泉州南音作为中国古老乐种,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泉州一带的闽南语系地区。南音演奏,是文都泉州穿越千年至今的亮丽风景。

乐随人走,泉州南音从闽南古厝启程,伴随着闽南儿女的足迹,漂洋过海播种发芽。如今,泉州南音不仅流传在闽南地区,而且流播港澳台地区和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形成了一个约5000万人讲闽南语的南音文化圈,成为联系海内外同胞的文化纽带。据统计,截至2009年,泉州共有220多个南音社团,包括相当造诣的专业人士和南音爱好者。

百代乡音 流播四海

共一轮明月,唱百代乡音。南音的魅力和影响越来越被世人所瞩目和认同。比如在菲律宾,有数十个南音社团活跃在这个群岛之国,包括国风郎君社、长和郎君社、金兰郎君社等南音社团,在菲律宾颇具规模和影响。这些南音社团分布各地、相互支持,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组团出国访问,他们还纷纷礼聘家乡泉州的著名南音艺人授艺传薪。

南音在海外的区域性交流活动非常频繁,最为著名且规模最大的交流活动当推“东南亚南乐大会奏(唱)”,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国的南音社团均参加盛会。而随着海外南音社团到大陆交流、寻根,泉州南音界与海内外众多南音社团的往来也愈加密切,泉州南音乐团曾多次应邀前往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演出。值得一提的是,在泉州南音申报“非遗”期间,东南亚各南音社团精诚合作,在海外热烈唱和,为泉州南音步入世界非遗殿堂不遗余力。

专家关注 发扬光大

3月1日举行的研讨会上,南音的研究引起韩国汉阳大学名誉教授权五圣和日本冲绳县御座乐复原研究会会长比嘉悦子的关注。

权五圣称韩国传统文人音乐“歌曲”与泉州南音在表演形态和演奏方式上很相似,并称泉州南音的二胡与韩国“歌曲”的奚琴在演奏方式上类似。

比嘉悦子认为,古代泉州与琉球交往颇深,琉球的古代御座乐(宫廷乐)与福建大有关联。据介绍,琉球原是中国古代的藩属国,明、清两朝均派遣使臣对琉球诸王进行册封,泉州曾设有接待琉球贡使的来远驿(又称“琉球馆”),琉球人到泉州大多会驻扎一段时间并学习栽种技术和礼乐等。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赐福建三十六姓移民琉球,帮助建设和开发,这三十六姓多来自泉州、福州。此后,泉州与琉球的交流一直保持着,所以琉球至今还保留着福建特别是泉州的许多古老风俗习惯。

责任编辑:卓志沐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