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清洁笑了起来:“干我们这一行,从来都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只有中午回去吃饭的时候,我们才能换衣服,平时只好忍着。这不,我十几年前就患风湿了。”
养护车前行不到1公里,在前方急转弯处,一辆大货车上突然掉下一堆砖头,碎块散落一地。康清洁把车停了下来,开始清扫路面。见他们拿着4斤重的大扫把,清扫起来灵活自如,记者便想试一试。可扫把到了记者手里,却怎么也不听使唤,不一会儿,记者的额头就冒出汗来,两手酸痛。
“经过这条路的大货车,大部分是运煤、砖头、水泥的,散落现象特别严重。我们每天要扫几十次,有时路面刚清扫完,不一会又脏了,我们只能不停地工作。”康清洁把几位同事叫过来,摊开双手,只见每双手掌上都长满了厚厚的老茧。
上午10点,在下洋镇涂山村附近,养护工郑成杰发现右前方路面的边沟严重损坏。“这样的大坑,如果不及时垫补,面积会不断扩大,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康清洁一声令下,大家纷纷跳进边沟,有的用铁锨,有的挥洋镐。
坑里有一块面积较大的水泥硬块,几人合力都搬不动。记者抡起10公斤重的大铁锤,上前帮忙。可竭尽全力敲了几下,记者的手指就被震得发麻。康清洁接过铁锤,连续敲打了30多次,水泥块才裂开。
“每天重复这样的工作,你们不觉得辛苦吗?”记者问。“这根本不算什么,跟以前比,已经好多了。”康清洁说,“在上世纪90年代,我开始当养护工。那时超载车辆多、管护资金少,路段经常沉陷,槽洞很多,公路养护又没有机械设备,全靠我们肩挑手扛。不仅辛苦,效率也很低,半天才能养护几百米路。”
说话间,车子来到位于达埔镇的清溪大桥边。大桥跨度长50米,仅桥墩高度就有20多米。康清洁告诉记者,由于长期受超限车辆重压,市公路局已经决定对该桥的上部结构进行改造。每次巡线至此,他们都要顺着陡立钢梯下到桥底,仔细查看桥墩是否存在裂痕。
雨突然下大了。从桥底爬上来时,一阵大风吹来,记者撑着雨伞有些踉跄。此时,一辆满载煤块的大货车疾驰而来。康清洁眼疾手快,一把将记者扯了回来,记者吓得半天回不过神来。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2-27须让不诚信者付出沉重代价
- 2014-02-19宅男微博晒与妻子同游欢乐照片 感谢妻子的付出
- 2014-01-28他们舍身付出我们时时挂念 走访10户见义勇为之家
- 2014-01-22须让不诚信者付出沉重代价
- 2013-12-30我们正在为冷酷的“效率”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