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 正文
孩子“拿”家里的钱 家长该咋办
http://wmf.fjsen.com 2014-02-28 16:38 来源:绵阳晚报
我来说两句
就像粒粒妈放在桌上的钱,粒粒就认为“妈妈的就是我的”,这是孩子成长轨迹中的过渡现象。
对于孩子拿家里钱的行为,心理专家建议家长们不要轻易用“偷”这个字,因为六七岁的孩子,是非界限模糊,往往不把拿家里钱去花当成一种严重的错误行为,虽然孩子有可能会只觉得没经过爸爸妈妈同意不好,但花钱的需要占了上风,就去拿着花了,这是一种简单的“唯我”心理,一种单纯的“利己主义”,是孩子在没有建立成熟的道德观前的一种自发行为。
如果用“拿”字来评判孩子的这种自发行为,说辞委婉,不会让孩子感到强大的压迫,这样孩子才能够接受父母的建议。
如果家长用“偷”字来表达孩子的行为,一下子把孩子看扁了,就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可能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阴影。
就像前面说的粒粒妈,如果她不武断地评判儿子“偷”,儿子也不会大声争辩,并走向极端,以偷父母的钱来惹父母生气。
所以,粒粒妈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观念,不要说孩子“偷”,而要说“拿”;其次是不要打骂,因为打骂孩子只会让孩子心存怨恨,不打骂孩子,才能让孩子放下对抗情绪,愿意听父母的建议。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4-02-28家长,小心你的恶习
- 2014-02-28家长会大人和孩子互写信 孩子:少骂我多陪陪我
- 2014-02-28一位学生家长的来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 2014-02-28家长课堂:正视孩子的错误与恐惧
- 2014-02-28寒假里,家长好好利用电视银屏这块“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