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于无声处见大爱
http://wmf.fjsen.com 2014-02-13 17:23:54 梁峻豪 来源:曲靖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2014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的精神探索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1998年,73岁的刘盛兰开始捐助贫困学生,从周边几个地市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他每天清早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捡破烂。17年来他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中央电视台》2014-02-11)

在央视的颁奖晚会上,当刘盛兰的事迹被主持人娓娓道出后,观众席上许多观众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刘盛兰的事迹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处,他作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草根贫民,且年岁已高。可以说,他连自己的生活都还十分困难,还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但是,他却并没有像大多数孤寡老人一样,只是靠领着微薄的工资和低保救助,成天打麻将、晒太阳过日子,而是每天清早起床,简单弄点饭菜吃过后,就骑着自行车游街串巷,拾捡破烂,再换成微薄的钱,捐助给贫困学生。

而对于那些贫困学生来说,刘盛兰的捐助虽然不多,却无疑于雪中送炭,足于在饥饿时得于充饥,在寒冷时得于御寒,让他们安心地完成学业。

笔者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完全靠种地为生。又加上家里哥弟众多。在上学时,家里也十分困难。记得上中学时,几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在寒冷的天气里,也只是一件单衣蔽体,且不时出现经济危机。下课时,兜里已无分文,却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向同学借,只能提着饭缸跟着同学一起进了学生食堂,然后悄悄离开,到校园里转一圈,再会宿舍,装作以吃过饭的样子。而在大多数时间里,只能买最便宜的饭菜。看着条件好的同学碗里有肉,只能忍着馋虫,目不斜视。这样的状况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才得于改变。所以,对于贫困学生的处境,笔者深有体会。

毛泽东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刘盛兰最难得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并不在于他捐了多少钱,资助了多少贫困学生,而在于像他这样一个孤寡老人,且自己的经济状况并不好,却还节衣缩食,每天大清早就骑着自行车游街串巷捡破烂。而他捡破烂并不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享受,而是变卖成钱,捐助贫困学生。他就像一根蜡烛,在风烛残年之中,还将自己所剩不多的一点点光和热,尽情的散发,为那些寒冷的人送去温暖,为那些在夜里行走的人带来光明。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02-07黄润通:扶养弃婴 大爱暖人心
  • 2014-01-06张启莲:大爱无疆
  • 2013-12-30观音绣绣线含情 传递大爱仁和之美
  • 2013-12-30海沧“微志愿”坚持不懈演绎“小城大爱”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