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张丽冰(右三),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张朱英(左一)与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们合影留念
东南网莆田1月21日讯(本网记者 陈艳艳 实习生 张慧琳 文/图)昨日下午,莆田市红十字会举办座谈会,关怀慰问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并给4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每人发放慰问金及年货一箱。莆田市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张丽冰,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张朱英,市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林武强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4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用朴实简单的言语与在座各位,互动分享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难忘经历和深刻体会,并指出由于社会各界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有关知识了解不足,产生对其误会、担忧、疑虑的状况,实际上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人体并不造成伤害,但这种爱心捐献,却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
其中一位成功捐献者许元财觉得,因为自己的微小行为,能够让一个生命延续,这是一件很幸运和光荣的事情。
为什么说是幸运的呢?虽然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使60%至70%的白血病患者重获新生,但移植能否成功,取决于捐献者与患者之间HLA分型是否完全吻合,这种吻合的机率在同胞兄弟姐妹中是四分之一,而在非血缘关系中的HLA配型相合率仅为万分之一。所以,这4位成功捐献者都是人海茫茫中的“幸运儿”,血型能够配对成功显得弥足珍贵。
莆田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林武强在会上提到,作为一名血液科的医生,他自己也经常献血,并已加入中华骨髓库期待能够配型成功。他说道,提取造血干细胞和献血一样,是通过外抽血的方式进行,只在外周血提取50~200ml的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身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捐献后无后遗症和不良反应。因操作方式简单、设备先进,捐献时也不会给捐赠者带来很大痛苦,却能给患者带来生命,所以他非常支持更多人加入捐赠骨髓的行列。
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莆田市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张丽冰给予了高度赞誉,并充分肯定了4位成功捐献者救人于危难、救人于病患、不图名利、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她希望,全市从事红会工作的同志们和志愿者一道,发扬大爱精神,为莆田公益事业更好的开展贡献力量。
相关链接:
莆田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据悉,莆田全市已有3958人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其中有四位已成功捐献。
许元财,男,1969年2月出生于东峤许厝村,1996年6月参加工作。现任莆田秀屿东峤镇徐厝村党支部书记。从2007年开始,他连续无偿献血7年。2009年1月,加入中华骨髓库。2011年7月底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正欲献出骨髓,许书记的77岁的母亲却因病危住进医院,两难抉择中,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捐赠。而捐赠后的当天中午,他就离开病房,回到莆田,照顾母亲。他的行为受到了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杨华明的肯定,他本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捐赠,一方面证明自己身为首位捐赠造血干细胞的村官,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另一方面,他想告诉所有的人,“捐献造血干细胞一点都不会影响健康,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多做公益事业。”
林温和,男,今年29岁,从事活动策划,富有爱心,自称捐赠后育有一子。每年坚持献血2~3次,至今已有多年。据其透露,捐赠后身体没有明显异常,体重还增加了不少,从原来的65公斤增长至80公斤。
方斌,男,1991年9月15号出生,自由职业者。受父亲的影响,18岁他就开始无偿献血,20岁加入中华骨髓库,22周岁被通知配型成功。据其介绍,其在捐赠后的第二天便返回家中,一开始的两天有些许的疲惫感,一周之后,身体基本恢复正常。
郑莉,1989年8月4日出生。2008年7月接到捐赠通知短信。一开始遭到家里的反对,但她最后还是背着家人去捐赠。由于身体缺钙,所以在抽取造血干细胞之前,打了五天的钙素进行补钙。捐赠完后,身体很快恢复正常。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1-06朱国帅: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 2013-12-20厦门血小板需求量日益上升 期待更多人前来捐献
- 2013-11-25何时临终献爱心捐献遗体能顺畅
- 2013-11-25捐献遗体遇冷 仅因“人手紧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