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城镇化驱动文化转型发展
http://wmf.fjsen.com 2013-12-30 17:0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不久前在京召开。对于我们的文化建设而言,这是一项特别需要关注的工作,是一个我们必然置身其中且应当顺势而为的进程。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很显然,这里的“扩大内需”包括文化内需的扩大;这里的“产业升级”包括文化产业的增长;这里的“协调发展”包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而这里所谓的“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意味着文化的转型发展。这是因为,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现代化是依托工业化、城镇化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这是一个城镇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相伴而行、相互促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城镇化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也必然驱动文化的转型发展并将主导现代文化的发展进程。此间“现代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迈进,就是乡村文明向城镇文明的变迁,就是知识守恒向信息裂变的转换,就是文化传衍向文化转型的跋涉!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就其主导方面而言是农耕文明。以农为本、以农立国不仅因为“三农”问题是中华民族传衍与发展的基本问题,而且也是因为国家的律法规制与道德操守也深深根源于斯、维系于斯。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一以贯之于其中的文化传统,就其本质而言是求善重于求真且趋美重于趋利。这种重伦理轻逻辑、重感悟轻功利的人生信念几乎渗透在所有的生活仪式、人际交往、精神陶冶、休闲娱乐之中。不仅作为人生信念的文化内容是如此,对其加以呈现的文化形态也显得不悍不火、不躁不急、不浓不艳。绘画“计白当黑”的写意、戏曲“以一当十”的虚拟、民乐“大音希声”的空灵……无不在其底蕴上沉淀着农耕文明,流连于乡村境界。

现在,“城镇化”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降临了。“降临”的真实含义是:到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7.1亿,城镇化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显然,对于我国来说,“城镇化”意味着重大的历史变更;但从仅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城镇化率”来看,我国还会因势利导地推进这一“自然历史过程”。就“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言,可以断言城镇化也将驱动文化发展的现代化。固然,现代化不是“西化”,尤其不会是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西化”;但具有较高“城镇化率”的西方发达国家,由城镇功能决定的建筑文化,由市民需求引领的休闲文化,以及由文化流动、交集、包容而形成的契约文化,都可能成为驱动我们文化转型发展的“他山之石”。看看安德鲁在我国多地留下的包括“国家大剧院”在内的建筑样本,看看音乐剧这一“都市新演剧”演绎的“大市民伦理”,看看高新科技催生的文化新业态及其内容生产的新理念……我们不得不承认,“城镇化”已然驱动着我们文化的转型发展。

城镇化对文化转型发展的驱动,首先体现为文化生产对市民文化消费需求的顺应。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乡村文明,培育出的文化消费心理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时空观上,体现为“春种秋收闹冬闲”的“年周期”,这种“心理期待”适应节奏平缓且循环往复。二是在技艺观上,体现为“有起有合有承转”的“线性美”,这种“心理期待”适应材料天然且技艺单纯。不仅泥人、皮影、窗花、麦秸编等工艺文化就地取材,而且歌舞、曲艺、杂耍、地方戏等演艺文化亦率性而为。城镇,特别是都市文明在这两个方面都体现为与之迥异的文化消费心理:时空观上,市民生活节奏是“作五息二度周末”,节奏提速且阡陌纵横;技艺观上,由于文化的流动、交集、包容乃至融合,市民们更向往材料的复合与手段的“交响”。在这种转型期,我们总能听到“静一些”“慢一些”的诉求,其实就体现出转型期文化消费心理的落差。

其次,城镇化对文化转型发展的驱动,体现为高新科技对都市文明的不断提升和持续建构。说“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包含着这样一个判断,即都市文明是比乡村文明更现代的文明。而这个“现代”或曰“现代性”的主导方面,就体现为都市文明构成中的高新科技含量。数年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就预言: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似乎也可以说,城镇化和与之紧密相伴的新技术革命,也是带动我们文化发展的两大引擎。事实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我们当前文化建设中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强调,其实也是我们城镇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文化建设举措。这个融合有利于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丰富文化样式业态,满足人们多样化文化需求;有利于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第三,城镇化对文化转型发展的驱动,必须考虑实现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要优化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调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我国城镇化工作的上述要求,本质上是对文化转型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文化的转型发展,一要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二要有助于合理布局、协调互补,三要有助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四是有助于传承文化、强化特色。我们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由这种城镇化驱动的文化转型发展将顺应并引领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城镇化对文化转型发展的驱动,需要强化“文化综合创新”的意识。城镇化对于我们这个以农为本的国度而言,本身就体现为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相对于我们既往的乡村社会而言,城镇化意味着更为庞大的人口流动和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因此生成着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更为包容的人文精神。城镇化及其导入的都市文明就其本质而言,是流动中的融通和包容中的凝聚。这样一种新的都市文明的建构,往往不是“以不变应万变”似的“继承创新”,而是如哲学大师张岱年所说的“文化综合创新”。“文化综合创新”的理念,是张岱年探索中华文化重建和复兴时提出的。提出的起因是超越文化上“传统主义”“西化主义”的两极性和单向度立场,坚持文化内容的可选择性并倡导文化“优选法”;而“文化综合创新”的意旨,则在于对多重文化因素进行有机融合、会通以有效实现文化转型发展。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汇流的时代大潮中,看到科技创新呼唤和孕育了系统集成思维,提出了“大成思维学”的系统思考。结合钱学森的思考来看张岱年的理念,我以为在城镇化驱动的文化转型发展中需要强化的是“集成创新”意识。因为“大成思维”就是“集大成”的思维,“文化综合创新”就是“文化集成创新”。所谓“文化转型发展”意味着对文化创新要素的选择、优化,以及在那一基础上的建模、构型。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推进城镇化主要任务,其中有一项是“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镇建设水平,既是其生命力所在,也是其文化魅力所在。因此,城镇化驱动的文化转型发展,在顺应并引领城镇人的全面发展时,还要努力建构并提升城镇文化的精神品质。对此,工作会申说“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这项任务告诉我们,中国的城镇化是饱浸着中国“天人合一”理念的城镇化,是守望乡愁、延续文脉的城镇化,这也是我们文化转型发展中不移的信念和不变的情操!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