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用新颖的形式 为宣传传统文化插上翅膀
http://wmf.fjsen.com 2013-12-30 16:59  李润杰 来源:济南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思想纽带,需要这个民族不断的加以维护、发展、记得笔者在幼年时对古典诗词兴趣盎然,随口就能背诵出《孔雀东南飞》、《琵琶行》等长篇诗歌。但是仅仅数年后在大学里,我感到传统文化不那么被人重视:随口谈论文学找不到“知音”;图书馆武侠言情小说的架子前挤满了人,古代典籍的区域却是无比的冷清;很多人在宿舍电脑上看着韩国美国的电视剧,电视里京剧节目无年轻人关注。

传统文化,逐渐远离了普罗大众。

记得读过一篇关于白居易的文章,说白居易写诗要反复修改,做到”老妪亦能解“,在当时广为人知。那既然老妇人也能懂的古诗词、可以理解的传统文化,为何现在远离了广大人群,成了“酒香无人知”?

首先我们传播传统文化的形式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这需要我们做好两点: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先看形式创新。如何传播好传统文化?笔者认为首先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网络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和宣传传统文化的新空间,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任务之一。而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基因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传播,在吸引受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的同时,网站就变成了继承传统文化、助推城市发展、展现文明风貌的新平台。

传统文化的视频宣传平台除了电视剧、纪录片,可以考虑像微视频,微电影等比较新颖的宣传形式。

其次是把好内容关,把传统文化的“内核”传播好。像思想的内核集中于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学思想;古诗词的精髓在于作品的情感、意境,如果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仅仅停留在背诵和理解的环节,那其内核就被忽略了;如果我们教学儒家思想仅仅满足于读一读《论语》、《孟子》,忽略内核,无异于买椟还珠,内核没传播好,仅仅传播皮毛,何以打动人?

其次要放下身段,深入浅出地传播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由于年代久远,时代背景不一样,距离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确实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传统文化传播要从书本上解放出来,贴近当下,想方设法用大家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去传播传统文化。如果能多一些像《百家讲坛》这样“没有围墙的大学”,多一些像《明朝那些事儿》这样新鲜可感的文化书籍,那传统文化何愁没有知音?这个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融合时代特征传播传统文化。要想现代人爱上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本身也需要与时俱进,时髦起来,不断吸收时代新鲜的血液,焕发崭新的活力,才能取得成功。(特约评论员 李润杰)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