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从来都没有成为汉字的门槛。信息化时代,当顺势而为,让汉字传承创新,遨游于更广阔的文明空间
那天笔者惊出一身冷汗。
作为一名报纸编辑,每天要看、要编不少稿件,对错别字也是小心加谨慎。可万没想到,一个字差点看走了眼。一篇报道中说,4G时代下载某款应用只需三秒钟,可是却写成了“三秒种”。就这个“三秒种”,一次次从自己眼前安然滑过。幸亏其他同事最后看了出来,堵住了漏洞。
联想起前一阵在网上看过一张图,图里有以下文字:“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不影阅响读。比如当看你完这话句后,会发这现里的字全是都乱的。”看完这些文字,再想想“三秒种”,一种担忧掠过心头。学了、用了这么多年汉字,现在竟然也有感到模糊甚至陌生的时候。这不仅是笔者个人的体验,也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从“提笔忘字”之忧到电视听写节目引发的“识字焦虑”,汉字,这个陪伴中国人几千年的文明使者,成了不少人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有人将这种问题归因于写字太少。于是乎,办公电子化、输入拼音化、通讯无纸化等一系列把写字和我们隔离开的日常行为,“掌上阅读”的普及等,不断成为“吐槽”对象。信息供给的极大繁盛,让需求者眼花缭乱,狼吞虎咽之余消化不良,精神营养的吸收也越来越粗糙,对于汉字失去敏感只是副作用之一。担心也就难免了: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安置书写了千百年的汉字?
放眼全球,有传承之忧的不只是汉语,世界上其他民族的语言也面临着信息时代带来的“书写危机”。据周有光先生回忆,美国上世纪40年代大学里还教授英文书法。时至今日,不少大学教授的字如同小学生写的,英文书法已趋没落。
凡事都有两面。从另一方面看,在信息时代,汉语的书写和表达虽然受到了一定影响乃至挑战,但是信息的传播、知识的积累、思想的培育打开了新窗口。过去,书籍的宝贵在一定程度上让知识成为私有,惠施拉着五车竹简就能傲视学界,“让学术成为公器”的呐喊就是针对信息传播的限制而发的。现在,互联网上的中文文本可谓浩如烟海、唾手可得,知识之门正在向所有人敞开。
回顾历史,从“铅与火”到“光与电”,技术进步从来都没有成为汉字的门槛,反而一次又一次地带来了传承与创新的契机。身处信息化时代,同样不能因噎废食,而应顺势而为,让汉字插上新技术的翅膀,遨游于更广阔的文明空间。当然,不管是3G还是4G,也不管是算盘珠还是大数据,我们对汉字乃至传统文化不能失去敬畏之心、珍爱之忱。“别因为学会了开车而忘了怎么走路”,一位学者的感慨,发人深省。(熊 建)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12-30“南艺教授被撞放弃索赔”树道德标杆
- 2013-12-30解决让座问题不能寄望于道德绑架
- 2013-12-30完善道德“生态系统”
- 2013-12-30志愿服务彰显社会道德力量
- 2013-12-30贴心帮扶道德模范让好人有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