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着“中国第五大发明”之誉的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最新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古老的运算方式在中小学再次被激活。其实,“非遗”进校园已有些时日了,我国一些中小学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如:将民歌、民乐纳入音乐课,将剪纸、年画纳入美术课,将传统技艺纳入手工课,等等,虽说尚未臻于蔚然成风的境地,但那些具有生命力的“非遗”业已融入学生的教学活动,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这项工作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非遗‘家底’”已经摸清,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保护体系,在资源普查、名录申报、传承人扶持以及传承基地的建立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作为全球拥有世界级“非遗”最多的国家,我们在文化自豪感随之升腾之余,亟需冷静思考一个问题,即:“非遗”如何为年轻一代所接受、所传承,从而得以赓续、光大?
常识告诉人们:“非遗”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将是无可挽回的损失。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平均每天都有一名老艺人过世,每月都有一个“非遗”项目消失。传承和保护“非遗”已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让“非遗”进校园课堂,在年轻一代中普及熏陶,使其了解、喜爱,甚而成为优秀传承人,这是近年来我国保护“非遗”的新动向、新趋势。
毫无疑义,“非遗”是老祖宗的“家产”,说它是一些老的、旧的东西,并不为过,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是些“将死”或“已死”的劳什子,恰恰相反,“非遗”是历朝历代留存于今的精神财富,堪称人类进化过程中镌刻下的最精彩、最鲜明的标记和符号,见证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发展路径。我们提倡“非遗”进校园,从根本上说,乃是一种文化战略行为,使得那些活着的“文化化石”代代相传,而不至于某项“非遗”在某一历史时期出现“断代”现象;一旦“断代”,这一标记或符号将泯灭于冥冥的“文化海洋”难以再现。正因为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两年举办一次“非遗”评选活动,旨在唤起世人对其持续的关注,同时,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辛格先生所说:“‘非遗’评选致力于呼吁年轻一代增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把更多的时间、资源投入到对文化的回馈、复兴和推广中去”。
如果说,物质文化仅仅是过去时,那么,非物质文化既是过去时,又是现在时,还是将来时。现今我们力主像珠算、民乐、剪纸之类的“非遗”进校园,让“非遗”活在当下,其功德则是遗泽子孙后代。因为“非遗”的生命力在于后继有人,而不是光摆在博物馆里供人观赏的。
我国“非遗”是一座含量丰赡的宝矿,一经挖掘开采,益发璀璨;一经薪尽火传,绵绵不断!(沈栖)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12-30“南艺教授被撞放弃索赔”树道德标杆
- 2013-12-30解决让座问题不能寄望于道德绑架
- 2013-12-30完善道德“生态系统”
- 2013-12-30志愿服务彰显社会道德力量
- 2013-12-30贴心帮扶道德模范让好人有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