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加强监管。国家虽然出台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要求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应政策,如重庆市出台《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办法》规定,进行集会、娱乐、健身等活动的,不得噪声扰民。否则,将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湖南省长沙市韶山路社区成立“广场舞自律协会”,大妈们约定遵守固定时间和地点,消除对小区居民的干扰;湖南浏阳由居民代表、广场舞代表、相关部门共同制订相关细节,出台了“广场舞公约”等。制度措施的出台,为进一步治理广场舞噪音奠定了法律基础,但是监管的不到位,或者是缺位,造成一些部门都可以管,但谁都不愿意管。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应不惧烦琐,主动作为,抓好规范与管理,重点在“时间的选择”、“音量的控制”、“地点的规范”上下功夫,引导社区成员共同制定各方认可的公约,共同参与城市管理。
其次,加强市民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要利用报纸、网络、手机、宣传栏等各种载体,对市民进行常态化教育。教育切不可走形式,而是要密切联系实际,让她们认识到噪音污染的危害,做到“换位思考”。
最后,给广场舞找到合适的位置。加大公共娱乐设施建设的投入,体育健身场所、文化娱乐场所等应科学设计,配套跟进到各个生活社区。同时,组织其他社交活动,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李青)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12-30解决让座问题不能寄望于道德绑架
- 2013-12-30完善道德“生态系统”
- 2013-12-30志愿服务彰显社会道德力量
- 2013-12-30贴心帮扶道德模范让好人有好报
- 2013-12-30道德之树 不应掩盖事实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