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门发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多地开展了公务自行车试点。这些公务自行车是否还在用?推行的效果怎么样?有什么困难?近日,记者走访桂林市和武汉市进行了调查。(12月22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公务自行车推行一年多以来,成效显著。武汉日使用量超千次,桂林汽车使用频率和“三公”经费支出都有效降低。很多公务员都表示,若是市内的短途出行,骑自行车反而比开车更方便,而且还能舒展身心,锻炼身体。市民对公务自行车也是赞赏有加,“看着机关干部骑单车上下班,觉得他们不再高高在上,我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可是,伴随着可喜成效,公务自行车存在的问题也同样突出。配置不合理,一些公务员想用而用不上,可一些自行车却被大量闲置;管理不科学,借车人必须在借车点用笔填写借用登记表,有的甚至还要求借车人在哪里借车就必须在哪里还车,给骑车人带来极大不便;维护不到位,武汉市虽然推出了刷卡借车的系统,但系统出现问题后常常不能及时维修,部分自行车也没有被很好地爱护……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公务员的积极性,公务自行车的有效使用。
推行公务自行车作为公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举措,既节约了政府开支,又转变了干部作风,不仅是富有政治意义的形象工程,也是一笔现实的经济账本,还能带头贯彻低碳经济,可谓一举多得。可是,作为新生事物,公务自行车在推行过程中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并统筹解决。公务自行车应该由谁来统一管理,后期维护应该由谁具体承担,能否在城市范围内实现统一调度和异地借还,非公务出行使用应该怎么规避,成本费用应该怎么结算,是否需要试行收费运营……这些都需要政府出台统一办法,以制度的形式兜底可能存在的问题。
公车的改革势在必行,推行公务自行车无疑将加快改革进程。因此,健全公务自行车保障机制,应及早提上日程并与公车改革一道,予以广泛落实,严格实施。(龚书)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12-30解决让座问题不能寄望于道德绑架
- 2013-12-30完善道德“生态系统”
- 2013-12-30志愿服务彰显社会道德力量
- 2013-12-30贴心帮扶道德模范让好人有好报
- 2013-12-30道德之树 不应掩盖事实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