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微博“点名索捐”违背慈善伦理
http://wmf.fjsen.com 2013-12-30 16:32  凌寒 来源:四川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按国际惯例,骨髓捐献者和受助者双方都不应知道对方具体信息,上海一受助者却通过网络微博点名寻找武汉捐髓志愿者再次捐髓。12月23日,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负责人表示,受助者如需对方二次捐献,应通过医院方面提出申请。(12月24日《长江日报》)

的确,受助者处境令人同情,面对着疾病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若需二次捐献,可按程序向中华骨髓库提出申请,等待专家审核通过,征求初配成功者的意愿后方能进行。但上海的李女士把骨髓捐献者的排名及具体姓名公之于众,委实不妥。

骨髓捐献原则是无偿、志愿,捐献者与受助者彼此并不知道对方信息是国际惯例,这有利于提升慈善事业的专业效率,更在于使捐献者与受助者在心理、人格方面不平等的定势得到严格控制。而李女士微博上公布捐献者信息,多名网友留言为李女士鼓劲加油,并请捐献者“现身”,相当于启动了人肉搜索,是利用弱势地位强硬索捐的行为,属于道德绑架。

捐助者原本是乐于助人的爱心人士,捐助骨髓也是一项严谨的医学过程,要视捐助者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工作生活条件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想捐就捐。纵然捐助者其他条件都符合,也没有谁能规定第一次捐赠了,第二次必须再次捐赠,“随时、体面、无条件退出”也是慈善发达国家通行的重要原则,假如捐献者有一丝不愿,医生就会告诉受助者,其不符合捐献标准,以保障捐献者的权益,这也是尊重、鼓励人们善意捐赠的战略方法和法律原则。

况且,设身处地想一想,若捐献者被求助者用如此方式被动地搜寻出来,而非本人主动、自愿,无形中降低了慈爱、仁义的人道主义色彩,捐还是不捐,都会给捐献者造成很大的压力,明显违背了慈善伦理。

此外,捐献者姓名等基本信息被人为泄露,值得警惕,慈善法规过于粗疏、慈善管理缺失规范可见一斑。尊重和保护捐献者的隐私是慈善工作的基本准则,是慈善理性的一种表现。李女士清楚地知道捐献者姓名等基本信息,不难猜想,极可能是掌握相关信息的内部人员提供,有关方面应该严查是否存在某种交易或利益交换。此次李女士微博寻人,将捐助者信息告知天下,倘若有更为极端的人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如上门索捐等,将对捐赠人造成极大困扰,阻碍我国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微博“点名索捐”的坏处不容小觑。慈善道德是慈善事业的基础,健全的慈善法律制度是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保障。要重视法制建设,强化行为规范、机构自律和公众监督,推进捐献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同时加大慈善宣传,大力倡导慈善、仁爱、公平、自愿的慈善伦理,弘扬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和无私奉献的现代人道主义精神。切莫让“点名索捐”的尴尬事件再度发生。(凌寒)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