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九旬老父成空巢老人 六子女不管离多远轮流回家住
不让九旬老父成空巢老人,六子女孝心约定—— 不管离多远 轮流回家住
陈景绿老人身边时刻有子女陪伴
核心提示
南安市霞美镇霞美村蔡边自然村95岁高龄的陈景绿老人,晚年过得幸福快乐,身边时刻有人陪伴。原来,他的六个子女共同协商了一份孝心协议,不使父亲成为空巢老人,不管离得多远,只要轮到照顾老人,都得回老家和父亲同吃同住两个月。 □记者 吴志明 陈晓东 文/图
一日五餐伺候 时刻有人陪伴
日前,记者来到蔡边自然村陈景绿三儿子家时,他的三儿媳傅素莲正坐在一楼大厅包粽子。傅素莲说,她公公喜欢吃粽子,这是特地为他包的。说到陈景绿老人爱吃的东西,傅素莲如数家珍:“除了粽子,他还喜欢吃咸粿、炸粿、咸包”。儿媳们会根据老人的口味动手加工食物。
二楼阳台上,陈景绿正在看《泉州晚报》,虽然已95岁高龄,但老人除了听力差些,精神面貌很好。见到记者,他站起来热情握手,称看《泉州晚报》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说到晚年生活,陈老乐呵呵地连声说好,现在六个儿女轮流照顾他。“我一天可是吃五顿呢。”他说,早上6点半起来,儿女们已备好了白木耳汤和粽子,吃完后看看报纸、晒晒太阳;10点多吃点心,一般是麦片和牛奶;12点多吃午饭,下午4点再吃点心,6点吃晚餐,晚上一般七八点就睡了,生活很有规律。
记者在采访时,正巧陈老的大女儿陈园艺和二女儿陈红艺回来看望他。两个女儿发现父亲穿的衣服不多,到房间里拿了一件外衣帮父亲披上。11点多,傅素莲走到陈老身边,问老人午餐想吃什么。老人说,每餐吃饭前,儿女们都会征求他的意见。对于老人的习惯,大家都了如指掌,比如煮稀饭要蒸煮40分钟、粽子要煮两三个小时等细节。
早年生活贫困 仍让儿女读书
陈景绿出生于1919年,育有四子二女。早年他从事教育工作,他爱人理家,当时仅靠他的工资勉强维持生活。陈园艺清楚记得,1960年左右,因为没有粮食吃,她父亲便想自己开田种稻谷。即便如此,陈景绿还是让六个孩子都上了学。陈园艺告诉记者,六个兄弟姐妹中,两个上了大学,一个上了中专,其他也都是高中、初中毕业,这在当时还是比较少见的。
陈景绿则清楚记得,自己“供七个人读了80年书”。原来,他父母早逝,小自己两岁的弟弟几乎也是他一手带大的,弟弟读书、工作,甚至到后来娶媳妇,几乎是他一手操办的。
儿女轮流照顾 儿孙常来看望
早些年,陈景绿夫妇住在旧祖厝,后来他爱人病故,子女为方便照顾老人,反复动员他跟他们共同生活。2009年,陈景绿搬到三儿子的家。
说起轮流照顾父亲的初衷,陈园艺说,以前他父亲生活都是自理,去年3月身体不好,住院20多天,大家觉得父亲身边必须有人陪着,一商量,就决定六个人轮流照顾父亲,每个人两个月,轮到的人都回来和父亲住在一起,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但约定也没有那么严格,六个子女只要一有空就会来看看父亲,老人的身边总是会有人陪着。
陈景绿说,儿孙们都经常来看望他,二儿子住在厦门,两个女儿住在泉州市区,但他们常常回家看望他,陈红艺还经常骑着电动车走十几公里的路回来,其他三个儿子就住在附近,就更不用说了。而住在外地的孙子、孙媳们一回家,也必定会来看他,陪他聊天,帮他捶捶背、揉揉肩,揉得老人笑眯眯。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12-18福鼎彭坑评出孝顺户
- 2013-12-11一碗牛肉面想到的孝顺礼仪
- 2013-07-30孝顺不是图形式
- 2013-07-08儿媳乐观孝顺婆婆理解晚辈 这对婆媳大伙儿都夸